第二十一章 憋屈下属(第1/2 页)
瓦桥关对峙,初战小胜,燕军吃了大亏,接下来燕军只好驻扎在瓦桥关外和梁军对峙了,大家对峙了十几天,也没见个结果。
悬镜司把萧景琰首胜的消息搬了上来给萧选还有几个内臣乐呵乐呵,不过今天的乐呵,也是基于谢玉不在,毕竟谢玉是庆历效节军的节度使,给他知道一点有关萧景琰的事情,那也不太好。
柳澄“哎呀,我好奇的是,为什么靖公去庆历军带兵,反而庆历军的将领没有给他阻挠使绊子呢?”
丁羡威说
“那是因为靖公有多次对阵东海军的胜仗作为保底的条件,如果靖公没有打过仗,你看看这群军头们会对他如何?”
萧选看完上书,反而心里不踏实了,心里便是在想东想西
“如果景琰拿着战功回来跟朕提条件,那该怎么办?景琰到现在没打过败仗,他会不会变成李世民?如果景琰借此机会拉拢了朝中一大群节度使还有武官大臣该怎么办?”
萧景琰来到庆历效节军后,身边没有朋友了,但是庆历军底下还是有人想和萧景琰接触,这个人叫做周德良。
周德良个子很高很高,八尺多,按照如今的标准,是一米九几那样,身子很壮,长着个方形脸,力气也很大,不过许多将军在接触周德良之前,却不知道周德良乃是举人出身。
周德良来自曹县,他是个文化人,但是这几年国家大乱,尤其是赤焰案后,整个国家陷入了凋零的状态,不过真可谓是天佑大梁,东海军节度使受到了干旱影响,连小小的山东也没法治理,南方的南楚则因严重的流民南下出现了相当多的农民起义,整个世道不光景,周德良心想,也干脆投军好了,便是投了庆历效节军。
萧景琰在城楼下烧着柴火,给自己暖和一下,这时候周德良来了,他坐在萧景琰眼前也放手去火堆里热乎热乎,萧景琰问
“啊,精壮汉子啊!个子比我高了个头!你是哪里人?姓甚名谁?”
周德良“免贵姓周!周德良!我是曹州人,靖公,我也说实话了,我想被提携!可是庆历军一直没有给我提携的机会,我本来是个举人!后来天下大乱,我记得最乱的时候就是赤焰军死光那时候!死七万,很严重啊,我也是这两年才当上武官的。”
萧景琰说
“赤焰军是号称七万,其实人哪有这么多?你看他的编制就知道了,赤焰军手里下设十七个将军,所以满打满算赤焰军只能有八九千人!前些年有个战报我不知道你留神了没有,说是渝贼在河湟一带将四万吐蕃兵打的快全军覆没,光是吐蕃兵的将领就杀了七八十个,你知道为什么吐蕃现在不兴兵吗?就是跟渝贼打了这一仗!”
周德良“怪不得这样,按理说大梁要是没了七万兵马,这得亡国啊!”
萧景琰又说
“你跟我说,你想被提携,可是这年头从一个节度使转到另一个节度使去,人情难通啊。天理良心,这事情到时候我回去跟陛下禀报,也是要和谢玉说,谢玉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挖墙脚了。”
列战英这些天继续留在燕军军营里磨剑,可是不想还是好事,现在可真是越想越气!自己平时是个不爱跟人聊天说话的人,怎么闹到了这个时候反而还给人落下了个不爱听上级命令,自以为是的印象呢?
想着想着,列战英便想到了极端去,他想投靠萧景琰,但是有没有门路呢?
列战英便偷偷摸摸把柴火搬到慕容术阿的大营旁,只听见慕容术阿跟武将刘超还有燕京方面派来的监军刘明珍聊起天来。
刘明珍对慕容术阿说“大将军,我看现在您好歹也得打一仗了,成不成,陛下那边有了意见,不会对您怎样,因为您之前在漠北扫了一批黠戛斯人,而且呢,对高丽也有战功。陛下不会对您怎样。”
慕容术阿起身,对刘明珍抱怨道
“我是想决战,可是现在改变阵势也难了啊!怎么办?只能怪我太愚蠢,选错了地方,我一直以为梁军没有主将,所以我可以势如破竹地将瓦桥关攻下,从而进取河北,可是现在我才发现,守在瓦桥关的,居然是梁国的靖公萧景琰,这家伙是带过兵的,他可不是什么赵括纸上谈兵之流。”
刘明珍“大将军,你的意思是?要撤退,还是要进攻呢?”
慕容术阿说
“梁军给面子,我军收尸成功了,所以这一仗就算了吧,攻城自然是多多益善好,瓦桥关这么多庆历军,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来。先撤了再说...”
列战英这才发现,很快便是要撤退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