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1917年,聂荣臻考入江津中学,上的第一堂实验课,就是水在经电解后实现氢氧分离而能燃烧的现象,这简直使他为之入迷。
中国历来有句谚语,叫做“水火不相容”。
而今,经过科学这股巨大的力量,居然能使水燃烧起来。
这对青年聂荣臻来说,真是闻所未闻。
以后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思虑着中华民族的命运。
旧中国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国力衰颓,备遭列强欺凌。
比照日本和西方社会的发展,聂荣臻悟出了一条道理:欲改造封建落后的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只能依靠科学和实业。
因此,他毅然到法国勤工俭学,主要的目的是到欧洲学习科学技术,以搬回拯救祖国的法宝。
然而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列主义的传播,斗争的实践,使聂荣臻认识到:中国只有经过社会革命,驱逐外国侵略势力、打倒军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建设现代经济,发展祖国的科学和文化,建立现代国防,从而使祖国摆脱被某些洋人耻笑为是所谓的“东亚病夫”的窘境。
第一节决心把后半生献给祖国的科技事业(2)
1925年9月,聂荣臻从苏联回国。
二十多年来,他在枪林弹雨中为之奋斗,迎来了一个新中国。
可以说,只有到了今天,他才有可能把过去科技兴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
接受了主管科技工作的任务,聂荣臻说:我“决心在后半生把心血献给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当时中央已经决定,中国要研制“两弹”(即原子弹、导弹,下同)。
所以,如何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是摆在聂荣臻面前的更大的困难。
他决心献身科技事业,其中也包含着为“两弹”事业献身的决心。
主管科技工作后,为了摸清“家底”,他着人提供一些科技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
聂荣臻从中得知,解放初期,中国只有两个核科研机构,一是原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核物理实验室,一是北平研究院的镭学研究所。
设备少得可怜,科研人员无法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全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总共也只有40个左右,其中还有一些是搞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总共只有六百五十多人。
按当时的人口平均计算,每1125万人才有一个研究机构,每70万人中,才有一个科研人员。
到1956年,虽说科研机构已经发展到三百八十多个,研究人员也已经有了九千多人。
但显然,依靠这些力量,要开展“两弹”的研究和其他属于独创性、突破性的科研工作,是大大不够的。
结合1955年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感受到了中国科技落后的实际状况。
这年春天,聂荣臻来到祖国大西南的重庆、昆明、成都地区。
这里在国民党时期被称做是军工基地。
聂荣臻在视察了8个军工厂以后,感到失望。
这些工厂机器设备普遍陈旧落后。
像昆明的光学仪器厂,只能生产低倍率的望远镜,连高性能的瞄准镜也生产不了。
重庆的枪炮厂,大多建在窑洞里。
枪厂只能生产性能落后的步枪,不能生产冲锋枪。
炮厂只能生产小口径炮,性能也比较落后。
有些军工厂实际上只是军械维修厂。
另外有的厂管理落后,原材料浪费惊人。
从事军工研究设计的专业机构一个也没有。
面对这样的困境,聂荣臻的决心是知难而上。
他说他当时的心情是:“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人经过几十年奋斗,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一定能够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深信,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中国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以非凡的气魄,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决策,并始终支持“两弹”的研制工作。
特别是周恩来,不仅起了决策的作用,还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组织领导工作。
当时中共中央的其他主要领导同志,也都大力支持“两弹”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