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⒕���钊ㄔ鸬拿魅贰⒄�骞�捞逑档慕�⒌鹊龋�汲鱿种卮蟾慕�! �
抛开这些后事不谈,剩下的那个老问题还悬在这里:谁提出了碉堡政策?不是塞克特,那么是其前任魏采尔了?
为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魏采尔也上了庐山,与陈诚等人一道住在海会寺,其他德国顾问住在附近的龙云寺和华严寺。在此前后,为规划第五次〃围剿〃的作战计划,魏采尔出了不少主意,包括赞成采纳碉堡政策,但他却不是这一政策的提出人。
碉堡作为一种无法抵御强大炮火的防守工具,在火炮密集的欧洲战场已普遍弃之不用了。来自欧洲的德国顾问们,不可能对这项业务有多么精深的造诣。只有对中国战场非常了解,对基本无重武器的红军非常了解,知道自己的对手既没有如此口径的火炮,也搞不到这样口径的炮弹,不能摧毁面前仓促建筑起来的砖石结构物,才能把如此大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乌龟壳之上。
纵然外国的月亮再圆,外国人念的经再好听,就这一点来说,能够提出碉堡政策的,也非金发碧眼的日尔曼人,必定是把握透了中国式战场和中国式战斗的人。
他的确是个典型的中国人──朱德的同学金汉鼎。
五,碉堡──典型的中国特色
※虹※桥书※吧※BOOK。※
第57节:〃围剿〃(48)
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特别流行的毛主席语录: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还编成了语录歌,唱得颇为豪迈雄壮。
那是一个根本不考虑毛泽东讲话的时间、地点的时代,翻开就念,念完就用,而且主要是对别人而念而用。只顾〃拿起笔,作刀枪〃了,出处在哪里,针对什么问题说的,将语录倒背如流的人并不知晓。
直到毛泽东逝去了近20个年头,才在毛选中明白,这段话是针对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的碉堡政策而说的。
毛泽东说:〃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 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 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
接下去,就讲出了那段著名的〃真正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讲这番话的时间是1934年1月27日, 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已全面展开。据国民党编年史《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该年1月1日,仅在江西完成的碉堡就达2900座。
蒋介石的碉堡政策来自于这三个人:
最早提出建议的,是滇军将领金汉鼎。
最早实践此法的,是赣军十八师五十二旅旅长戴岳。
最终将其全面化系统化完善化的,是蒋介石南昌行营第一厅第六课课长柳维垣。可称为〃碉堡三剑客〃。
1929年冬,鲁涤平在南昌召开全省〃清剿〃会议,商讨消灭江西朱毛红军的办法。会上,三省会剿副总指挥、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提出,当年云南少数民族曾用建碉守卡的办法,给前来镇压的清军以重大打击;后来清军也学会采用此法,最后征服了少数民族的顽强抵抗。他建议江西的进剿也可仿效此法,巩固进剿部队阵地,进而逐步压缩苏区,最后消灭朱毛红军和红色根据地。
金汉鼎可谓一言九鼎。5年后,至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退出中央苏区之前,密布于苏区周围的碉楼、堡垒、桥头堡、护路堡等达到14294座。但谁知晓提出这条消灭朱毛红军计策的金汉鼎,当初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二队内,竟然与朱德是同班同队的同学,且交情颇深。
朱、金二人当年一同参加同盟会,一同参加辛亥革命后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后来两人同入滇军第二军,同任旅长:朱德任第十三旅旅长,金汉鼎任第十四旅旅长;朱德为第三混成旅旅长,金汉鼎为第四混成旅旅长。
。§虹§桥书§吧§
第58节:〃围剿〃(49)
两人在实战中多次默契配合。
1916年川滇内争,滇军主力在眉山陷入重围,朱德率部做前锋突围开路,金汉鼎在后卫掩护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