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王大哥的求职经》序一(1)
老王,已过而立之年,生长于祖国最南端的经济开放城市,外表看来很有几分像潘石屹,有点小资,有点精明,还有点正义,难得的现代与古典结合型男人。几经职场浮沉,销售代表—外企精英—创业人,可谓尝尽职场百味。眼下全球经济放缓,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而目前市场上很多求职方面的书籍流于千篇一律且偏重理论,难以带给还在辗转求职的兄弟姐妹们一把有效开启企业大门的密钥,有感于此,老王找到米可,正好米可最近时间有空当,当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您手上的这本书,并有了米可写的这篇关于老王的求职故事的序。
10年前,老王在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但从踏出校门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誓: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做外贸。大家奇怪,问他:“老王你学的就是外贸,很对口的专业,为什么不干?”他说:“很简单,我大学的外贸知识学得太烂了。”幸好,老王的功课还不是一差到底,他的英语口语、文笔在大学的时候都相当不错,老外们觉得老王的英文说得很标准,这给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直到如今,他提到学校的课程还是忍不住一顿猛批:当时他们在大学开设国际结算、外贸事务……很多课程把一个简单的外贸业务解释得极其复杂,也把老王搞得很头大。课程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脱离,这在现今还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不能怪那些老师教授,他们都不在江湖很多年,或者有的根本没出过校门到社会上工作过。当时在学校老王不愿意学习,也不想当打工仔,一心只想着挣大钱。结果一出来,找工作到处碰壁,最后勉强找了一家小型港资企业做外贸,做了两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一点,一天到晚就是sourcing(搜索)、找到工厂,然后把报价发给老板,老板再转发给客户。
老板根本不让他碰客户,后来他才知道,其实这是很多港资企业和中东人、非洲人在广州开的外贸公司的特点。因为外贸的门槛太低,老板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客户,怎么可能让员工去碰这些宝贝呢?唯恐员工一离开会带走了他们的客户,他们可不想干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蠢事。如此一来,无论员工在外贸公司做多少年,都不会产生有价值的东西。外贸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起薪点即使做了七八年都只是徘徊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外贸业务员工作量大、收入低,英文要求却挺高,是典型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老王只想赚快钱,不愿意为每月一两千块钱打工,于是辞掉外贸公司的工作,哪里有钱奔哪儿去。几经周折,蹉跎了两三年后,经过残酷拼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一家全球排名第三的IT跨国公司,从此以后,他这个专业与IT业完全不搭界的人当上了IT销售的业务员,工资水平像变魔术一样上升,老王一下子变成了高收入一族。刚进去两三个月,工资已经是原来外贸企业的四五倍了,这对于他这个当年还很自卑的一穷二白的小子来说,简直像咬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后来他又先后跳槽到另外两家知名外企,收入再上一层,到他离开最后一家公司的时候,年薪已经相当高了。外企员工的福利相当好,三险齐全、高额住房公积金、通讯补贴、定期国内外旅游……跟很多私营或国有外贸公司补贴少得可怜相比,去了外企的老王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平台远比个人的能力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
《王大哥的求职经》序一(2)
老王在三家全球最大的IT跨国公司都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Dell、HP、IBM。曾经有个帮老王介绍公司的猎头说:“你要再找工作,要么自己开公司,要么就走出地球去找吧。”对赚钱极感兴趣的老王看见身边创业的朋友资产膨胀得非常快,于是辞了职,自己开起了外贸公司直到现在,公司运营得相当不错。在职场混迹那么多年,他的工作经验在创业的过程中都派上了用场并且成绩不俗。
老王的职业生涯一路走来可谓坎坷曲折,但从职业的角度来说,他是成功的,并且这份成功带着多数人都品尝过的跋涉的艰辛。长期在外企的熏陶使得他俨然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士,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创业人的身份。老王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不是时代变革的英雄人物,也不是资产过亿的商业领袖,他只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很平实的一个人,他的经验,实用而且简单。职场的成功方法有千百种,但有一些共通的法则是贯穿始终并且永不过时的,就好像很多古老的东方智慧,掌握了,能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此书出版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