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悟空的人生经历了很多变迁,其中最根本的变迁发生在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被压在五行山下,也成为悟空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这个五行山在书中还有一个名字,唤做“两界山”。唐僧刚出发西去之时,路上无人保护,想请刘伯钦护他西行。刘伯钦说:“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你自去罢。”(第十三回)
你说这事也真巧了,这五行山不仅是关押石猴的场所,也成了大唐与鞑靼边境上的标志物与分界线。五行山又被唤做两界山,应该是有寓意的。所谓“两界”,可以指人生的两个境界,自此西行,悟空的人生就踏入了另一个境界。在此之前,孙悟空经历的是张扬自我的能力、伸张自己的个性的人生之旅;而从这里开始,孙悟空将要踏上一个道德之旅和归顺之旅。在后一阶段,对悟空来说,重要的不是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法力,而是要逐渐学会如何在神仙社会中生存,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熟悉神仙社会的运行规则与社会规范。当然,从明面上说,我们也可以说悟空从此进入了佛门修行的阶段。
有趣的是,未到两界山之前,唐僧先到了双叉岭,这两个地方是紧挨着的。这双叉岭,可能也有命运分双岔的意思,不过这个命运的分岔是针对唐僧而言的,因为唐僧正是在双叉岭开始经受西天取经过程中的第一次“难”。
回过头看,石猴当年越过水帘瀑布,实际上也是越过了一个分界。这一跃,使猴群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也产生了很多相应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大分界的跨越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水帘洞这个地方很隐蔽,隐藏得很深。这个界限也最终被一个天生的英雄人物给打破了,否则,水帘洞的秘密不知道还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被发现。
悟空为何能成佛(1)
看了孙悟空的人生历程,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孙悟空为何最后能成佛?悟空成佛,不仅是一个心性修炼问题,在更大程度上,它可以被理解为天界授予悟空一个很高的职位,看成是主流社会对他的认可和奖赏。这一节,我们探讨孙悟空为什么会被授予这么高的职位,或者说悟空得以大幅升迁的原因何在?
这大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因有大功而得大赏
悟空的大功在于成功地保唐僧到达西天取得经书。从孙悟空的角度说,主要的功绩不在于取得了经书。把经书送到东土大唐,这件事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因为这事其实举手之劳就可完成。悟空的主要功绩在于一路的降妖伏魔。
如果把取经之路比拟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那么,孙悟空就是凭一条棒打出了一条通道(现在的说法是交通大动脉)。同时,他也造福于沿途诸多王国的政府与百姓。取经途中,一些国王在他们的帮助下得以恢复王位、恢复秩序。佛教的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例如,灭法国就是因为受了他们的影响,从要杀和尚改成尊敬和尚,国名也改成钦法国,国王还想拜唐僧为师呢。往西天这一路,可以说是功德无量。而且,这一功绩由于宣传得法而尽人皆知,包括很多妖怪都在关注。
◆建立了广泛而深厚的人脉
大闹天宫之际,孙悟空实际是在单打独斗。虽然做齐天大圣的时候,他称这个为兄,呼那个为友,但别人是不是拿他当自己人看,很成疑问。以他当时的状况,不过是天界一个孤独的怪人罢了。
经过西天取经这一遭,情况有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简单地盘点一下,孙悟空建立了哪些人脉。
首先,与唐僧等人朝夕相处,师徒之间、师兄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唐僧、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成了他的支持力量。唐僧本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佛的二弟子,在佛祖面前说得上话,最后又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八戒曾是天蓬元帅,统领八万天兵,势力并不可小视。通过白龙马,整个龙族一系,也与悟空拉上了关系。
其次,取经事业是一项倾注了如来佛、观音菩萨颇多心血的事业,悟空圆满完成任务,颇得佛祖、观音的青睐。在取经过程中,他与观音也结成了事业上的友谊。悟空对观音后来表现得非常恭敬,基本上是执弟子之礼,他后期这种谦虚、恭顺的态度,也受到了天界的欢迎。
第三,非常可观的是,在取经的过程中,很多天界神佛对他欠下了或大或小的人情。其中包括四海龙王、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二十八宿、太上老君、南极寿星、文殊菩萨、灵吉菩萨、观音菩萨、弥勒佛、太乙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