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消费者报告》对君威的评论是:这款上了年纪的车还行,但是与更新更先进的竞争产品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缺点包括“不灵巧的操控”和“在前座坐得越久就越不舒服”。
质量本来是美国车的弱项,在日本车靠质量长驱直入美国本土之后,美国车才亡羊补牢地奋起直追。现在别克君威好不容易追上了,消费者却不买账了,实在让别克郁闷:企业的圣经,和消费者的圣经,为什么不是同一本经?
消费者的圣经是变化的。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很久以前质量也并不重要,至少在老福特意气风发地说“你想要什么颜色的车都可以,只要你要的是黑色”的时候。后来质量重要过,所以才有日本车的崛起。现在质量似乎又不太重要了,所以才有君威质量叫好但销售不叫座,才有质量近于完美的丰田令年轻消费者敬而远之,以致业界的笑话说:丰田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别克。
企业的圣经必须随消费者的圣经而变化,以“质量第一”的不变应对消费者的万变必然要失败。核心竞争力是另一个以不变应万变因而最终要失败的理念。还是以汽车业为例,福特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低价的大规模生产没有变,为什么后来落后通用?丰田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质量的精益生产和柔性制造没有变,为什么现在成为笑料?
创造独特的消费者价值才是第一位的。这种价值可以是质量,也可以是速度、舒适或者其他,具体要由消费者决定,并因时因地而变。前面提到的别克以及福特、丰田的尴尬,都是因为其创造的价值不独特或者不再独特,或者消费者价值发生了变化。
“质量第一”代表着这样一个时代:企业把消费者看作产品购买者,自己埋头苦干进行价值创造。在消费者拥有极大话语权的今天,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企业应当把消费者看作创造价值的伙伴,利用新的信息技术,让消费者参与到创造价值的流程中来。
顾客不是上帝
从产品导向到顾客导向,是经营理念的一大进步。但从战略的高度看,顾客导向是不够的,很多时候是危险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至少有三点理由,说明企业不能把顾客当作上帝。
理由之一,顾客说的可能是错的。尤其是事关新产品的时候,顾客说想要,不表示真的要。顾客现在说想要,不表示将来真的要。反过来,顾客现在说不想要,不表示过一段时间真的不要——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希捷科技就这样上过顾客的当。
在英寸硬盘驱动器统治市场的时代,希捷公司是IBM及与其兼容的个人计算机的主要供应商。希捷公司开发的英寸驱动器没有引起这些顾客的兴趣,因为其存储能力不够大。于是希捷公司放弃,而别的公司推出的英寸驱动器因为体积小和重量轻,在便携式计算机和小型台式机中打开了市场。
很快,英寸驱动器的存储能力也迅速提高,能够满足个人计算机主流市场的要求。希捷公司这时才匆匆推出,却因为规模和经验的落后而失去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哈佛商学院教授鲍尔①(①鲍尔(Joseph Bower)在和克里斯坦森合著的《破坏性技术:追逐浪潮》一文中分析了这个案例(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杂志1995年1月号)。)和克里斯坦森②(②克里斯坦森(Clay…
第七章 顾客(2)
ton Christensen)以The Innovator’s Dilemma(中译名为《创新者的窘境》)和The Innovator’s Solution(中译名为《困境与出路》)两本书奠定了自己在创新领域的管理大师的地位。)指出:希捷公司失败在太 “贴近客户”了。
理由之二,不是所有的顾客需求都应该满足。有些顾客的需求,或者顾客的有些需求,企业要选择不去满足。管理大师波特③(③波特(Michael Por…
ter)为哈佛商学院教授,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大师,著有被称为“竞争三部曲”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表示:战略定位要求做出取舍,“以顾客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满足顾客所有需求。
他发现许多日本公司之所以因同质化而走入困境,原因之一是日本民族的服务传统决定了它们会千方百计地去满足顾客所表达的任何需求,最终将自己的竞争定位弄得模糊不清,成为一家想为所有客户做一切事情的公司。
理由之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