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阁下如要挟天子令诸侯,创业于中原,则当拿出诚心,与我江淮睦邻友好,相扶相帮,方能成功。”
对与西吴之西南边境相邻的明玉珍,他也派使者前去通好,他知明玉珍坚持反元,便说:
“胡人本住沙漠塞外,现在占据中原,是鞋帽倒置,岂有此理!足下应时而起,在长江上游建立大夏王国。在下有长江之险,互为唇齿之倚。望同心协力,共复中原。事定之日,各守疆宇。特遣使通好,望足下采纳。”
明玉珍对他的倡议表示赞许,双方便通使不断,关系良好。
内外环境均修治好之后,朱元璋认为时机已到,不要迟延,准备大举征伐东吴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先斩羽翼,再捣心窝,朱元璋定下灭张计
龙凤十一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在应天城里,召集大规模的军事会议,布置征讨东吴方略。
张士诚此时控制的地区,北过徐州,南至绍兴,西至汝、颍、濠、泗,东至大海,南北相距二千余里,呈一狭长地带,中被长江截断。
他的根本在江南,这里物产丰饶,占有鱼盐之利,人口众多,防守严密。江北地盘则是新占的,并不稳固,像濠州、泗州、济宁等处,原是红巾军地盘。张士诚一度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便遵照元朝命令,北运粮食供应大都,并配合元朝军队攻打红巾军,将这些城池抢夺在手。新占之地,根基不稳,防守相对薄弱,且中间隔着长江,南北支援不便。
朱元璋早已将这些情况琢磨清楚,在会上提出了“先取江北诸郡县,翦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战略方针,获得了刘伯温、徐达等将士谋臣的赞同。
朱元璋已操练出来了,非昔日吴下阿蒙,确有把握战局,驾驭和指挥大战的卓越才能,对战局进程的预计极为精确。他见先取孤弱,后攻强固的方针获赞同,便说:
“依此方略,攻伐东吴之战可分三个战役施行。第一个战役攻取淮东,翦其羽翼;第二个战役攻取湖州、余杭,断其两臂;第三个战役围攻平江,掏其腹心。”
他当即令徐达、常遇春、冯国胜、胡廷瑞等率马步舟师渡江北征。李文忠等在江南练兵屯田,固守城池。
十月十七日,朱元璋召开北征誓师大会,为争取民心,瓦解敌军,他在会上宣布:
“今命大军北征,目的是扫除罪首,至于各处军民,无须恐慌畏惧,四处逃窜,废弃农业。吾已敕令大将军约束官军,不致掳掠。违者以军律论罪。如擒获张士诚的将校,必送来由吾处置,诸将不得擅自斩杀。”
徐达等领兵跨过长江,几次打败东吴军队,围住泰州,准备大举攻城。
常遇春大败张士诚。
张士诚以四百艘战船进犯江阴,企图迫使徐达还守江阴水寨,以解泰州之围,然后乘虚反击,击败北渡长江,规取淮东的朱军。
朱元璋历来重首仗,讲究首仗必胜,故对北征第一仗极为持重审慎,闻信急派人命徐达攻城勿懈,自己星夜兼程赶赴江阴水寨侦察敌情。他看出张士诚是在虚张声势,企图诱使北征军还守,便命廖永忠率小部队回江阴水寨增防,大部队继续执行规取淮东的方略不变。
张士诚见朱元璋识破其计,心中畏怯,便放弃了北上反攻的计划,撤师回守。
徐达、常遇春则一举攻克泰州,进逼兴化、高邮。
在围攻高邮时,冯国胜中了守将的诈降计,派一千多人入城受降,都被杀害。
朱元璋闻报大怒,急召冯国胜回应天,将他臭骂了一顿,还打了他五十大板,罚他步行回高邮。
冯国胜又气又羞,亲自率众攻城。在徐达的协同下,四门齐上,一鼓攻破。
克城之日,朱元璋从检校的密报中得知有将士抢掠民女,便命冯国胜立即在军中搜问,不得徇私庇护。冯国胜立将掳人妇女者皆依军法处置。
高邮攻克后,朱元璋怕下一步诸将骄傲冒进出了纰漏,又亲笔书谕徐达、常遇春说:
“为将之道,贵在持重。进师攻取,宜加审察。近闻尔等提兵远出,深入重地,此举甚为不妥。徐达宜居中节制,切忌躁动,以失事机。”
徐达、常遇春立即稳扎稳打,先后将淮安、徐州、宿州、濠州、安丰等江北州县全部攻占,淮东悉平。攻占东吴的第一个战役如预计的那样顺利完成。
。 想看书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诚惶诚恐返故乡(1)
徐达见攻城将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