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从今往后,客商入驻都由礼部官员亲自接待,户部尽量给予些方便,周爱卿辛苦一些,你来分领大理寺,有关律法全部送朕呈览一遍,一些于商贾不合理的刑律可酌情删减。朕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将来大理寺有什么冤案错案,可别怪朕不留情面。”
大理寺是明朝的法律裁决机构,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周慕白目光一灼,连忙躬身道:“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望,定当秉公裁决,绝不敢有任何徇私枉法。”
朱骏又将目光落在了杨嗣德身上:“杨卿家,你除了兼领刑部之外,再给朕管一管督察院,若是有任何官员徇私不法,不要管他是皇亲国戚,更不要怕,有朕为你做主。”
督察院是明朝监察官员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杨嗣德听说皇上又要给自己撂担子,反倒是苦着个脸应道:“臣遵旨。”监察院虽然表面上是署理官员舞弊的机构,可是得罪的人也多,杨嗣德原本就不太招人待见,这样一来就更不受人待见了。
明朝的司法机构共分为三部,一为大理寺、二为监察院、三为刑部,虽然各自的分工不同,但是遭遇大案、冤案时往往需要三个部门共同会审,只有三个衙门一齐裁定之后才能给犯人定罪,这也是后世有名的三司会审。
朱骏将大理寺分给了周慕白,又将督察院交由杨嗣德,而刑部尚书是沐天波一党,三下五除二的便把司法权分摊了出去,其余的事就不劳自己挂心了,三方自会相互掣肘,毕竟谁也不愿意让人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这样也能够避免一些冤案错案。
法律上有了保证之后,朱骏又转到了沐天波身上:“沐爱卿,工部负责督造码头、基建,道路也必须开拓起来,这些便劳烦你了。”
沐天波微微动了动唇。似乎想要说什么。最终仍是无奈地点点头:“老臣遵旨。”
“你们下去吧。去将那个锦衣卫指挥使扈言找来。”朱骏坐回椅上。又露出了一副处变不惊地模样。端过一旁小桂子奉上地茶水。轻轻吹开了茶沫饮了一口。
在场地三名大学士不由得相互对望了一眼。从对方地眼神中都捕捉到了一丝惶恐。自闯贼攻破北京以来。锦衣卫已名存实亡。虽说南明地小朝廷仍然没有撤销这个臭名昭著地机构。但是锦衣卫已没有了任何职权。甚至到了人人喊打地地位。皇上这一次召见锦衣卫指挥使。莫非是想重新启用锦衣卫?三人想到这一层。不由得落出冷汗。
翌日
正午地阳光暖和地洒落大地。村里地许多设施已逐渐完善起来。栉比鳞次地石屋错落有致。分出无数条小街小巷。在村落地东部。则是商贩们开设地各种店铺。出售着杂货、衣料等等生活必需品。虽然规模较小。却吸引住了许多地人流。货郎们穿行在人流中。呼喊着各种悠扬地叫卖声。更是增添了几分热闹。
巷尾处。几十名身着飞鱼服。腰悬锦春刀地公人们各自拿着奇怪地木箱出现了。人流出现了一阵阵骚动。许多人脸上浮现出一丝惶恐。不由得加急了脚步。
“让开,让开!”当先的锦衣卫百户分开人流,带着缇骑们在一间杂货铺门前顿住脚。许多人的眼睛不由得望向这间并不起眼的杂货铺,有同情的,也有幸在乐祸驻足看热闹的,人群开始远远的围成一个半圈,既想看看销声匿迹了许久的锦衣卫如何拿人,又不敢过于靠近。
杂货铺老板是个人过半百的小老头,既是这间店的东家,又是掌柜、伙计,他这时已吓得面如土色,踉跄着迎了出来,对着门口瘟疫般的锦衣卫百户作辑打恭道:“各位老爷,难得赏光来小店歇脚?小店本小利薄……”
锦衣卫百户已扬了扬手,小老头见此连忙闭上嘴,恭着身子听候吩咐,远远望去,倒像一个立即要开赴刑场的死囚。
锦衣卫百户从褡裢中抽出一张卷成筒装的卷宗,双手展开之后,望了望杂货店的招牌,随后问道:“你叫李承平,这李记杂货可是你开的?”
“正是,正是。”
“来啊!”百户右臂一扬,身后便有几个缇骑高吼一声:“在!”
李承平已绝望的闭上眼,已做好了被拿的准备,周围的围观人群更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里,望着杂货铺小老头的眼神不由得闪露出了兔死狐悲之意。
“去把箱子挂在店铺的门口。”百户大声一喝。便有几个缇骑提着黑乎乎的木箱,拿着锤子长钉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将木箱贴着墙壁扶正,用长钉将木箱牢牢的钉在墙上。又有人从褡裢中掏出长锁,锁住木箱的小盖,而后将钥匙放回褡裢。
另一边的百户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