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我虽然不一定适合学文科,但是一定学不了理科。
我被分在了一个理科的重点班,就是次于尖子班的那个部分。
但是明显我跟不上进度——我什么都不会,使劲儿听也听不懂,上数学课因为无聊到昏昏欲睡被罚站一天,在理科班越呆越生气之后回家开始和父母大吵大闹,“我不学了,不学了!我要转科!我要学文!”
我爸很反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学文科出来以后你能干什么,你能考上好大学吗?”
我反驳道,“得了吧,人家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爸,我知道你已经很好了,你就让我学文吧。我再这么学理学下去,不光考不了好大学,我连个大学都不一定考得上了!”
我爸气得够呛,打电话找我的一干“哥哥姐姐们”来教育我学理的好处和学文的弊端,但是我统统听不下去,最终是我妈先开明的妥协了,“他要是学文学好了,不也一样吗?别难为孩子了。”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啊,我乐颠颠的拿着家长签过字的转专业申请书去找年级主任,却在路上碰见了唐乾之。
我告诉唐乾之自己要转科的决定,唐乾之先是瞪大了眼睛,最后还是对我笑了笑,“挺好的,学文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奖竞猜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天为什么会在去征询转科的路上碰见已经稳稳地坐在了文科尖子班的唐乾之,我起初原本以为只是恰巧而已,可是后来才明白,其实那天的相遇根本不是巧合,当时的唐乾之其实和我一样,也是想去问转科的事情的——但是尖子班的学生享受着额外的特权,转科不必像我和其他的非尖子班成员一样苦逼的连哄带骗家长的写申请,只要能和老师进行沟通且效果良好,最终达成一致就可以了,如此便可以有一个新的归宿。
这就是赤果果的歧视啊,学校就是这么偏袒好学生,真是讨厌,一白遮百丑,一好顶百好——学习好了,就仿佛什么都好了;一坏抵千坏,学习不好,仿佛就什么都不好了,这好像是所有教育评判的通病。
但是由于走向年级主任办公室的在路上碰见了我,唐乾之临时取消了这个临时起意的决定。如若不然,结果很可能就是我转科学了文史哲,唐乾之却又和我背道而驰,投入了理化生的怀抱。
所以俗话说得好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些话用来形容我和唐乾之,再恰切不过了。怎么能这么巧呢——嘿,巧的就是这么巧。
但是这次,我爸可就真的托门子扒窗户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了一次,约来了某某领导和某某老师一起共饮一番之后,就把我送进了文科的尖子班。
因为我爸觉得,既然我都已经想不开去学了如此没有前途的文科了,再不给放进去一个好的环境里去,孩子就更不可能成才了,此时的他终于幡然醒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为我打算了。
事实呢倒也真是这么回事,尖子班到底是精英云集,师资优秀,各种资源福利是没的说了,肯定这学习环境什么的各种条件都好啊,我还是很感激我爸的,即便他曾经如此反对我学文科,我还是大度的原谅了他。
我爸是个生意人,在我看来,还是个很成功的生意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生意人不可能放过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脉了。
由此观之,我在文科尖子班学习的好处便显而易见了,我的同学必然是名校的大学生,我自己很可能也会成为名校的大学生,我会成材,我的同学们更是如此,世道在艰难不会给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不留活路,如此一来,我最基本的朋友圈、同学圈的起点就很高,这无异于对我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而这就约等于我已经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最大的一笔、也是第一笔十分基础的财富。我爸就是这么盘算的,我很清楚,唯利是图已经内化成为他的身心的一部分,我没有任何贬低他的意思,只是事实求是的阐述一下他做每一件事的初衷都不可能是赔本儿的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已。
可是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懒得计较这么多勾心斗角的东西,虽说离“腹黑”的内涵还差得远,可我已经不愿意过多理会了。所以当时的我只有莫名的激动与兴奋——即便我还是像一个转学的人一样经过了一点儿波折,兜了个小圈子,可我又成为了唐乾之的同班同学。
真的想感慨一句好像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一样”,我总是能遇见唐乾之,即便错过,即便曲折,却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