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玄奘离开长安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627年,另一说是629年。他抵达于阗是在644年,其间经过十多年,时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高昌国已被纳入了唐朝版图。玄奘在印度的留学成果丰硕,成功带回了大量经文,唐朝佛教界对他的归来一定满怀着期待。皇帝想必也是龙颜大悦,十多年前的非法出境已不成其为问题了,但玄奘觉得对当年违反国法的行为仍需表示一番歉意。
玄奘的上表文先从西行的动机说起,话说佛教传到东方,虽有优秀的佛典,但仍有诸多欠缺,于是决心前往佛教的源流之地取经。他写道:
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漫漫,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巉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
唐太宗回信对玄奘表示了由衷的欢迎:
……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
欢迎玄奘的不只是皇帝,听到传闻的长安市民也热情洋溢地迎接他。玄奘乘船顺运河进入长安,却因人群拥挤而无法上岸,不得不在船上度过一夜。
直到次日,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初七,玄奘才终于踏上长安的土地。他把带回的经典和佛像展示于朱雀门之南。
唐太宗为督战高丽远征军,此时身在洛阳,留守长安的是房玄龄。不久后,玄奘赶往洛阳拜见唐太宗。唐太宗在仪鸾殿迎接玄奘,开口便问
——师去,何不以相报?
意思是说,十多年前你离开长安的时候为何不说一声?其实,当年一个年轻僧侣的出国请求应不至于惊动皇帝。玄奘解释说,上表多次,却不曾得到许可。并赔罪道
——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唐太宗不但不怪罪,反而宽慰玄奘——你一个出家人,怎么能跟俗人相提并论?我不但不能怪罪你非法出国,还要嘉奖你冒着生命危险探求佛法惠及苍生的业绩。
唐太宗甚至看中了玄奘在艰难求法过程中显示的毅力和胆识,要求他还俗从政来辅佐自己。当然,玄奘毅然推辞了。
这是一场多么风光的凯旋。
于阗是旅行者们稍作休息的地方。不论往路还是返程,这片丰饶的绿洲一定曾抚慰求法僧的心。来到这里,玄奘想到的是,还差一步就到家了。而法显则为接下来即将面对的艰险蓄足了精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四 求法僧:践流沙之漫漫(6)
在瞿摩帝寺的经藏内,年近古稀的法显一定看见了许多部长安尚未收藏的佛典。无需去到天竺,在这里打道回长安也不是不可以。得到这些佛典已是相当的成果——法显内心里,一定也听到过诱惑的声音。求法僧的前辈们,比如在这里定居的朱士行,还有在这里回了头的法净、法领等人的身影也一定曾在他的脑海里掠过吧。
“谁都不愿去天竺求法,所以,我必须去……”
法显这样对自己说。
唯有前行。法显告别了于阗,行走二十五天来到子合国。子合国在现在新疆的叶城县。我曾以相反的方向,乘吉普车耗时八个小时从叶城赶到和田(于阗)。途中十分劳累,但比起步行了二十五天的老僧法显,我的旅程简直轻松如极乐世界。
法显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进入北印度。千仞谷底流淌着的是新头河(印度河)。悬崖峭壁上,只能靠傍梯前行。所谓傍梯,就是在岩石上凿洞,插横木于洞中制成的脚手架。还要经过危险的吊桥,稍往下看一眼都叫人头晕目眩。这时法显年届六十七岁,这样的旅途对他来说会是多么的艰难。
——汉之甘英、张骞皆不至此!
法显在游记中这样写道。
法显在印度停留了六年,其间主要搜寻关于戒律的经典。当时中国最欠缺的佛教典籍正是律藏。在正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各地的僧侣数量异常增多,许多人出家只是为了逃脱兵役、劳役以及税赋,急剧扩大的僧侣集团因缺乏规范组织的戒律而混乱不堪。这与三百五十年后的日本佛教界情况相似,这时的日本向中国请求戒律之师,年老失明的鉴真为此来到日本。
而在中国,年老的法显却亲自前往印度。
法显从狮子国(锡兰)经海路回国。船到耶婆提国后,他又在那里停留了五个月。耶婆提国应指爪哇岛。停留五个月之久的原因,估计不是没有船,就是旅费不足而不得不在当地寻求施主。
说是经由西域的陆路危险,其实海路也不太平。法显从锡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