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八十五)(第1/2 页)
“是的,五十万,这就是现在樱花国农民的平均年收入。 他们仅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两百万农民,养活了全国1.2亿人口...... 樱花国的农产品之所以卖得贵,一是对农产品的生产要求标准高,二是他们属于订单式种植,市场供求关系平衡。 人家的农民只需要按需精耕细作种好地,商业销售渠道成熟且稳定......” “看来尤总对国外农业,还是做了不少研究的。”关胜唏嘘不已。 “以前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今有了互联网,信息查询便捷很多。我可是新生代农民的代表,买最优良的种子,用最科学的方法种地,再用最合适的渠道和最合适的价格,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广大农民受益......” “......说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我代表广大好吃嘴们,也想问问尤总,什么时候才能在菜市场买到墨菘和贵公司其它美味的蔬菜呢?” 问到这里,尤语为难的摊了摊手:“清江墨菘的订单实在太紧张了,不过年后我们公司将开通电商渠道。 接下来不管是‘小贝贝’南瓜、还是‘蜜薯’等都能卖向终端,希望到时候能为大家的餐桌上,添加一道美味的农产品。” “看来尤总很看好电商咯?”关胜不解,他老妈和媳妇儿最爱的就是逛传统菜市场,很喜欢一毛两毛钱的讲价,还美其名曰有烟火气。 “当然!互联网改变生活,年轻人工作繁忙,能通过互联网购物,即便利又节约时间......” 两个小时的采访下来,关胜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老板,很不一般。 他打算好好的和剪辑沟通下,务必要把这个独家报道做出名堂来。 这段采访还未播出,尤总经理的雄心壮志,响彻了附近的十里八村。 “做农民,五十万年收入目标不是梦!” “科学种地,向樱花国农民学习!” “生女当如女财神!” “......” 远在京市的叶桂梅,天天喷嚏不断,耳根子红了又红. 完全不知道,有多少父老乡亲在羡慕着她。 最高兴的是尤爷爷和尤奶奶,自家小孙女种菜都能种上电视台,家门之荣光啊! 就连儿子、孙子不回来给他过生日,老爷子都没有失落。 尤立军所在的有机农场,这会正为春节期间上市的菜忙。 两口子觉得,还不如把省下来的路费,转给老爷子当红包实在。 可能在这个年纪的人,实惠,才是印在骨子里的为人处世风格。 还在电话里大言不惭:“爸,六十九还不算高寿,等你七十九儿子给你办个大的!” “......” 江县,自古就有“六十以下不过寿”和“男过九,女过十”的风俗。 今年是老爷子六十九岁大寿,要当成七十岁那般隆重来过。 当家孙女,今年她要请尤沟扁村十个生产队,所有上了六十九岁的老年人和她家爷爷一起过大寿。 老人们不但能吃到免礼金的寿席,还能拿到尤语送出的百元红包。 食材更是不吝购买:养了一年多,三百来斤的粮食猪都买了两头来杀!跑山的鸡、五年以上的老鸭、水库里的大头鱼...... 2007年,1月6日,星期六,阴历冬月十八。 这天,尤爷爷一早就穿上了,加厚的绣有龙纹和寿字的枣红色唐装棉衣。 吃完早饭后,端坐在寿堂(客厅)中间。 寿堂里点了寿烛,张灯结彩。 堂中央挂“寿”字、寿轴、寿星(掌管寿命的神)和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是“福寿双全”。 自家儿女、孙辈们不用说,磕头拜寿是第一拨。 村里尤姓的后辈们,家家都愿意来凑热闹,吃叔公的寿席,沾沾福气。 只要愿意来给老爷子磕头贺寿的,小红包能领二十块。 十岁以下的小娃娃们,还能领到奶糖和巧克力两包。 从早上八点半,到上午十点半,老爷子的屁股都没离开过椅子。 估计他都不记得,啥时候尤家有这么多族亲后辈们了。 反正他只需要笑眯眯,接受祝福,再递出去红包就行。 败家龟孙女说了,下次给他过大寿得是七十九岁,能享受一回是一回。 从早上六点开始,三苏酒楼的老大厨,就指挥着徒弟们在院子里搭灶生火。 他们是在为中午的四十六桌席做准备。 老大厨的好厨艺在尤沟扁村很受追捧,今年村里只要办席的,都专程打电话请的他。 做得多了,口碑打出去后,索性就和小徒弟们,搭了个专门做乡村席面的班子。 桌椅板凳和餐具,都能给配齐。 既能包工包菜,凭席面预算做席;也能主家买菜,只挣手艺钱。 丰俭由人! 一年下来,收益,很是不错! 十一点开始,响了约十分钟的鞭炮后,从成都请来的专业贺寿团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考虑到老年人居多,尤语特意挑选了一出,川剧折子戏《蠢儿拜寿》开场。 丑角蠢儿子上台后,一系列滑稽幽默的表演,川言川语接地气又活泼,逗得下面的观众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