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前边介绍过,刘濞造反时,刘安第一个响应。只不过他行事扯淡,被自己的丞相给关了禁闭。不但没造成反,还先行和叛军干了一仗。
要说他的表现,远比刘将闾恶劣的多。刘将闾丧命,他刘安应该也不会太好过。然而例外还是出现了。刘将闾一死,勾起汉景帝一丝怜悯之心,饶了刘安一命,让他继续干他的淮南王,不过封地小了一大片。
扯淡的刘安保住了命,并且原封地未动封地。然而,他那两位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兄弟,却搬了家。衡山王刘勃改封济北王(原济北王刘志改封淄川王);庐江王刘赐改封衡山王。
紧接着,汉景帝刘启彻底洗牌,一口气让很多诸侯王都搬了家。甚至参与叛乱的六王的后代,也竟然有了相应的封号(刘濞被列为首犯,其后人未获此项优待)。搬家到不打紧,关键是大家到达目的地后,突然发现,封地大幅缩水。说这些人是诸侯王,实际上很多连郡守都不如。
当然,在这次平叛中,还有很多人都表现的很出彩,比如那个栾布,还有那个韩颓当,还有一个叫灌夫(这个人随后介绍)……由于人物众多,过于庞杂,我就不再一一累述了。只要大家晓得,这些人都升了官,或者有了封号就行了。
搬家的搬家,上封号的上封号。虽然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不管怎么说,都忙的热火朝天、不可开交。应该说,绝大部分人是快乐的。毕竟打了一场恶战,死了很多领导,腾出来很多位置。在那个不流行“六十岁退休”的年代里,一下子就出现这么多机会,的确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
借着这股兴奋劲,群臣上书:早立储君。
当然,群臣此时提出这个建议,绝不是闲的穷开心,定然有人在幕后操纵。至于操纵的人,其实很容易想到——皇帝。
刘启之所以会来这一手,也是万般无奈。前边提到过,太后窦漪房一心让梁王刘武为储君,而刘启不乐意。更重要的是,刘武在这次平叛中,功勋卓著,声望很高。朝中很多人,也认为此举可行,甚至已暗中向刘武示好。夸张的是,刘武本人也在朝中暗自行动,送礼的送礼,拉关系的拉关系,甚至刘启身边的妃子宫女们都收到了礼物。这种局面,是刘启不愿意看到的。
应该说,刘启很生气,只不过碍于面子没表现出来罢了。
因此,他决定赶在太后行动前,自己先行动手。
群臣上书后,刘启当即表态:国不可无储君。
刘启一生共有14个儿子,3个女儿。到目前为止,刘启至少有9个儿子,因为刘彻是第九子,并且现年4岁。
这么多儿子中,指定个接班人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汉景帝四年夏,皇长子刘荣被立为皇太子。这个业已二十岁的年轻人,被推上了前台。
当然,走上前台的人,不止刘荣一个。栗妃,刘荣老娘,一个胸大无脑,甚至有些脑残的女人,也荣幸地亮了相。(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
按照刘濞的本意,这一仗不会持续时间太久。
可打着打着,他发现问题很严重。他似乎陷入了个怪圈,冲上一队,死一队;投入一拨,陷入一拨,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泥沉大海,总收不到“城破”的消息。
刘濞焦急地在大帐里踱着。他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最为薄弱地地点,何以会如此顽强?
随着时间的延长,刘濞渐渐绝望。
然而他不愿意收兵,也不敢收兵,因为已没有了退路,只求再拼上一阵,能实现预定目标。
此时的他已成功转型为赌徒,并且是输红了眼的赌徒。
这一仗,持续到天方大亮。当刘濞再次看清城头时,气的差点吐血。长叹一声:中计了!
绝望地望了一眼尸横遍地的吴楚大军,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有气无力地下了道命令:鸣金收兵。
这仗不能再打了。使完了所有招数,也用尽了最后的士气,更重要的是吃光了的存粮。这次夜战不成,造反事业基本上就该收场了。
刘濞向昌邑城投上一瞥后,下了最后一道军令:退兵!
此时他,只求尽快返回吴国,整顿军马,以期联络南越诸国,割据东南。
但为时已晚。花光了所有的本钱,想再翻本基本很难。
打仗需要吃饭。走路一样,一日三餐,顿顿少不了。但刘濞手中的存粮,根本满足不了这个要求。
随着这道“军令”,吴楚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