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1/4 页)
一个心肠恶毒的老妇人罢了,人总有生老病死,年纪大了,被不肖子孙气死的自古不知凡几,方老夫人又不是哪一根葱。听过之后“哦”一声就罢了。
这年头,想要引起关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沾上貌美的年轻女子,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敢于挑战世俗lun理和道德极限的勇气,否则你想红?很难所以方家二小姐和李家大公子私奔之事,是注定要红遍大江南北的,并且还会一直红下去的。
怪就怪在,这两个大活人竟然真的就这么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伯爵府连夜派人去追赶,一直追到了陇西,却还是没有追到人。
京中有传言,这对鸳鸯为了躲避家人的追捕已经曲折北上,想要借助北方复杂的形势掩饰住行踪。还有传言说,两人往西边的河口地区逃了去了。李家公子神通广大,早已经联系上了一条黑船,两人已经暗中逃去了隔岸的东洋。
所谓“黑船”就是不顾朝廷的禁海令,暗中出海倒卖货品的走私船。
由此可见,京城人还是很关心时事,并时刻走在潮流的顶端的。
因为这些传言都带了些当时的时代色彩。在这个时候,朝廷众臣最为关心的,就是北边战后的各种问题,以及近期出台的海禁政策。人们的联想,也都往这两个方向去了。
又过了几日,方家二小姐和李家大少爷依旧还是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在京城众人正闲的蛋疼的时候,北方派来的使节团要到了。
这次对抗北边的战争,最后以朝廷大获全胜而告终。所以这一次,得知蒙古使节要来,京城人们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次是自己这方赢了,看着人家,心理是有优越感的。
所以当这一日,蒙古二王子一行人进京当日,京城可谓是万人空巷。朝廷规定了使节经过的主要道路不准围观,还派了禁卫军沿途巡逻。但是朝廷没有说道路两旁各个店铺的窗子后面不准站人啊。
所以这一日,尽管蒙古人必经之路的旁边街道上都围了人,但是行经的主要路线上却当真没有一个人。因为人已经都挤到了两旁的铺子里。
所以这一日,这些街道两旁的铺子无论以前是卖的脂粉,笔墨还是卖得棺材寿衣,这一日都变成了茶楼。且座位在前一日就已经被售卖一空。
说起来,京城人毕竟不比别的没有见过市面的小地方的人。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蒙古人,为何今日却会对蒙古人这么好奇?
蒙古王子乌恩其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汗血宝马从城门口进来之后,一路上都是惊奇的。令他惊奇的除了京城的繁华,当然还有挤在窗子后面那些无所不在的眼睛。
乌恩其年纪不大,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皮肤白皙,容貌英俊,身材修长却不健硕,与其说他是蒙古人倒还不如说他更像中原人一些。
作陪在一旁的一位朝廷官员笑着道:“二王子殿下,您看,这就是您母亲自小生活的地方。您这是第一次来京,想必对京中的事物有些好奇,接下来几日朝廷会派人陪您在京中四处游玩一番,您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这位理藩院的官员因为通晓蒙古语被派出来接待,他与其说是在接待使节,还不如说是在哄孩子。
乌恩其身边的一个壮硕的蒙古汉子不满道:“这位大人,我们二王子殿下进京是奉了我们可汗之命,是来与朝廷谈论正事的,可不是为了游玩。”
乌恩其却是笑迷了一双眼睛,两只深深的酒窝让他看起来十分孩子气:“好啊,我早就想要来京城看一看了,不过以往都是我王兄他们来,我这还是第一次呢。杨大人你一定要安排人好好陪陪我。”他是用中原话说的,字正腔圆,他的容貌与他的话音让他看上去与任何一个中原人都无异。
哪位杨大人闲闲地看了那位随从一眼,朝乌恩其笑道:“这是自然。”
那位随从有些不满地小声用蒙古语同乌恩其说了几句,小王子“嗯嗯”“啊啊”地应了几声,面上依旧是带着十分好奇的笑四处看。
一旁的茶楼里,一个坐在自己老子头上探着头好奇地盯着乌恩其看的小娃娃道:“爹爹,这个就是蒙古强盗吖?看上去跟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吖?”
他爹道:“小孩子懂啥?要是不一样我们还不来看了。”
“嘎?那我们是来看什么的?他比方家的二小姐还好看?”小孩子拍着自己老子的头求解。
当爹的在自己儿子屁股上拍了一掌:“臭小子坐好,别乱动。这个蒙古王子是我们公主的儿子,与别的蒙古人不同。什么方家二小姐?你又偷听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