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危俊�
“好!极好!东方爱卿,传朕旨意,命卫青为御林军侍卫统领,再招三千勇武,于上林苑中演练兵阵。所招之人,必为敢死之士,朕要用时,定要一以当十!募军费用,先从修缮上林的费用中支出,不要弄出太大动静,免得太皇太后不安!”
“臣领旨,也为陛下圣明而欣慰。”
“那我们先说的那件事?”
“陛下放心,全包在臣东方朔身上!”
“哈哈哈哈!”武帝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东方朔与武帝一同大笑不止。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卫青最为繁忙。他与公孙敖一道,先从京畿军士中选拔了二千精壮勇武之士,编成五个方阵进行演练。京畿的军队本来就是汉家的精锐部队,御林军更是精锐中的精华,所以调教起来,非常容易。卫青又让公孙敖等人到陇西、关东一带招募了一千壮士,编入阵中。这后来的一千猛士,要么是侠义独行之人,要么有家传武功绝活,还有一些是楚汉相争时名将之后。这些人平时大都抱怨没能生在秦末汉初,没有机会争战沙场。此番招募,自是个个争先,全以不怕死、不要命的面目出现。卫青将皇上给的一笔钱,先行送到他们家中,并与他们立誓,只要将来扫荡匈奴,立了军功,卫青当与他们同分皇上的赏赐。那些勇武之士人人奋勇当先,个个争露奇才,在上林苑中,摆开了战阵。只是卫青做事决不张扬,不许众勇士高声叫嚷,全体演练时让马衔上东西,再把嚼口带上。这样,人们只知道上林苑中动静颇大,既像众人围猎,又像修建亭台,倒没惹起太皇太后的耳目们太大的注意。
其实,太皇太后终日昏昏沉沉,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确是朝不保夕了。许昌也是年逾花甲,武帝把朝中大小事情全推到他的肩上,再是无为而治,也要处理各地公文,应付诸位藩王的事情。太皇太后那儿,他仍要一日一次探视,累得他喘不过气来,小老儿的腿都跑细了。他知道,过不了几天,就将是皇上亲政的时候了,于是他也开始向武帝靠拢,首先是和窦婴的关系密切起来,朝政的中心开始向窦婴转移。而另一个赋闲在家的大臣、武帝的舅舅田鼢,此时更加活跃起来。虽然他和王太后不是一个父亲,但毕竟是一个娘胎中出来的姐弟,加之他的弟弟田胜也入朝为官,许多在许昌那里不得势、又为窦婴所不愿接纳的人,都开始往田家这棵大树下聚集,于是那里又形成了朝廷中的第二个热点。
所以,此时此刻,并没有人过分地盯着上林苑中到底是在做什么。尽管如此,卫青还是小心翼翼地训练他的兵马。只是到了晚上,当他回家之际,看到他的住宅一天一天地向平阳公主的府第发展,心里才有些忧郁。他知道,自己说不过东方朔,就由着他去吧,公主搬来时,自己也许就上了战场,男儿为立功名,四海皆可为家,说不定自己的家,将来就建立在与匈奴对峙的大漠之上呢!一想到能与匈奴作战,他的心里就激动不已,难以入睡,于是就拿过孙子兵法来阅读。那几捆刻着孙子兵法的竹简,成了他的床上伴侣,最近几个月,他几乎是抱着竹简睡觉的,难怪东方朔开玩笑地说:卫青有了“竹夫人”,就更不想要老婆了。
让卫青心里挂念的,还有他的外甥霍去病。自从卫青奉旨招募死士、训练兵勇以来,霍去病就没离开过舅舅。十四岁的男孩子,由于这几年吃的充足,已经成为大人了。五大三粗的个头上,顶着个娃娃脸,看上去非常可爱。这小子有的是力气,可以一个人将一头壮牛摔倒。他的武艺也是愈来愈高强,有时居然能和卫青打个平手。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可头脑一点也不笨,卫青给他讲兵书,他不仅能听得懂,不时还能变着法儿,想出一些兵书里没有的招数来。然而这孩子爱逞强,一心只想当英雄,练武时专拣强手挑,什么时候把对手打败了,什么时候才满意。有些勇士看着卫青的面子,一开始不与他真的打,可他却不愿意,竟然重重地出手,逼着对方露出看家的本领,直到最后彻底将对方打败。卫青多次告诫他,要尊重其它将领,关心士卒,可他不大听得进去,一门心思,要让所有的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并且,他最近一直缠着卫青和东方朔,一定要在皇上再出猎时,把他带上。看来,他还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呢。这小子有出息,可就是不懂得爱护别人,将来不知那些士卒,能否驯服地为他所用呢。
大概到了天明时分,卫青才抱着他的“竹夫人”入睡。他哪里会知道,不速之客却会早早地到来呢。
不速之客便是武帝和平阳公主。
这天是休沐之日,武帝本来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