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借书(第1/2 页)
“这位先生,既然如此,这些书您都熟记于心,关某可否借阅一二?”关羽走上前去,目光紧盯其中一本,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但脸上却露出一丝羞涩。
他毕竟只是个武夫,读书不多,借书的请求让他有些担心被人嘲笑。
刘备看到兄弟的唐突举动,心里有些不安,忍不住眨了几下眼。
他们此行是来道谢的,怎么突然变成了借书呢?然而,关羽对知识的渴求让他顾不得这些。
在这个年代,精致的纸制书卷极为珍贵,竹简书册又笨重不便,行军打仗的人哪有精力带那些。
“这位壮士,既然我们同为汉军效力,日后必然会有长久的相处,借你无妨,你挑吧!”郭嘉见这三人品格高尚,也不担心书会不还,便大方地说道。
“多谢,多谢,我就借这本!”关云长小心翼翼地伸手,从书匣中抽出一本,众人一看,竟是《春秋》。
“好好,看《春秋》知大义,这是本好书!”奉孝赞道。
“借你了!”郭嘉微笑着点头。
没想到眼前这位年仅十四的才子竟如此慷慨,刘备不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张飞则在一旁叉着双手,眉头紧锁,似乎完全搞不懂这几个人在忙什么,那堆破纸到底有什么稀奇的。然而,能借到这少年的东西,张飞倒觉得眼前这个少年颇有交往的价值。
“郭先生,真是太感谢了。云长,有借有还啊!”刘备的眼神中满是感激,同时不忘提醒关羽。
“那是当然!”此刻关羽的目光紧紧锁在那本书上,恨不得立刻回到帐内,点燃烛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对了,刘兄,我听说你们是从北方而来,现在幽州一带的局势如何?”郭先生见刘备近在咫尺,心中的疑问不禁脱口而出。
刘备稍微沉吟了一下,目光中多了一丝凝重。
“黄巾军从青州起事,在徐州遭遇重创后,大批涌入河北,连战冀州多座重镇,一支部队窜入幽州,肆虐劫掠,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刺史郭勋招募兵勇,我们便在那时投军。”刘备回忆起数月前的情景,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听说郭勋大人在广阳被张角斩了?”郭嘉叹息道,语气中满是惋惜。
“是啊,现在的幽州如同群龙无首,下一任主政官员仍未确定。”刘备摇了摇头,眼中透出无奈与愤慨。天下大乱,最终受苦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幽州的战事,奉孝已经大致了解。
如今,张角的主力被困在广宗,张宝则据守在阳曲,并州和冀州形成了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而黄巾军的后勤补给,只能依赖幽州这个大后,。幽州的百姓只怕正在承受着横征暴敛的苦难。
“我的老家在涿郡,”刘备的声音有些哽咽。
“所有能动的年轻人,不是加入了黄巾军,就是投身了官军。剩下的,只有孤寡老人和无助的孩子!”说到这里,他的眼角湿润了,眼泪不禁滑落。
刘备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他的眼泪不仅为家乡的亲人而流,更为那些无辜百姓的苦难而流。
他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田地荒芜,村庄寂静,只有风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每一滴泪水,都是他心中深深的忧虑和无尽的哀伤。
“大哥,你又哭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光哭有什么用!”张飞怒目圆睁,声音如雷,仿佛要把刘备从悲伤中震醒。对面坐着的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张飞更觉得这情景有些可笑。
关羽却不一样,他默默转身,用袖子悄悄擦掉眼角的泪水。
“为民而感,这并非耻辱。刘兄是真正的仁义君子,我由衷佩服!”看到刘备如此体恤家乡百姓,奉孝也不禁心生感慨,脑海中浮现出颖川的乡亲们,不知他们如今过得如何。
“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张飞的提醒让刘备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连忙收拾情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自若。
刘备皱眉问道:“刘兄此次出征,带了多少军马?”
今日战场混乱,汉军与地方义军混杂在一起,郭嘉无法看清刘备的真正实力,于是试探性地问道。
刘备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说道:“唉,不瞒你说,跟我一路走来,死的死,伤的伤,现在只剩下不足三百人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却老成持重的少年,心中诧异,不敢隐瞒实情。
郭嘉点点头,沉思片刻,说道:“三百人,勉强算是一部曲。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