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什么时候能下一场雨缓解灾情,就是更是难说得很了。唉,这事难办得很,你且帮我想想法子。”
李三思道:“你能动用的粮米轻易不要动,要留着到十万火急,不得已之时再应急。我想法子让县里的富户出点血,由他们开设粥棚,也省得由官府出人力和工费。”他心里的想法却是,就算是官府出粮米,也该交由民间办才好。官办慈善总是没民办的靠谱儿,在哪朝哪代也应该都一样。
冯县令却对这个主意不怎么有兴趣,无精打采地道:“遇有灾年就找富户设粥棚赈济灾民,这是老法子了。不过,也就是聊胜于无,意思意思。县里数得上号的富户就那么几个,越是灾年粮价越贵,有粮的富户就越是舍不得。愿意行善出粮的人往往没那么富实,没多少粮食可出;出得起粮食的都是吝啬人家,又不肯出。这叫一个难办呐。至于县中囤粮最多的郑伯爵府,那是想都不用想。郑府的粮栈粮行不趁机坐地起价,大发不义之财那就谢天谢地了。”
李三思笑道:“那就劳大人亲自往那些肯出粮好说话的富户家中拜访一趟,人家瞧着大人亲自出面,多少总会多给几石粮食。君为其易,我任其难。至于那些富得冒油的铁公鸡,就交由我来对付。这次我就豁出去了,就算坑蒙拐骗,也非得石头里榨出油来不可。”
就这么说定之后,李三思向冯县令请教后得知,县中除郑伯爵府外,另有三家富户最为富实但也最吝啬,称他们为铁公鸡到也并不为过。他哈哈大笑数声,说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对付这三家去。”
冯县令深知李三思好出怪招儿,有点不放心,就嘱咐道:“你可别胡来。石头里是出不了油的,能求得多少是多少。”
李三思笑着应了,心中却想:“你少见多怪。石头里怎么就出不了油?那叫石油!”他向来行事不拘陈规,好剑走偏锋,又百无禁忌。在他看来,只要不硬来,那就都不是胡来。
=============================分隔线=============================
求收藏、推荐。
第七十七章 坑蒙不成就拐骗
他叫上曾大宝随行,先去第一家丁家。
路上,曾大宝给他介绍丁家的情况。说来也晦气,这丁家老爷一个月前过世了。丁家老爷原本是一个跑单帮的小私盐贩子,从二十岁上就挑着盐担在乡间走卖谋生。当时实现“盐引”制,盐商官发的“盐引”可在指定地区贩卖指定数额的食盐。有官盐自然就私盐。丁家老爷就是贩的私盐。利润丰厚。年青时人称“丁担子”,做了财主也只是升级为“丁担爷”,本名大号却是渐渐无人记得了。
这位丁担爷自幼吃苦耐劳,脑子活络,做卖买也精明,也就积攒下了不少银两。他吃穿用度又都特别省俭,贩盐的获利又高,挣得的银两有一分就拿去买一分的田地,置一分的产业,渐渐也就攒下一份大家业,是这县城里数得上号的富户。有了家底,丁家老爷也闲不住,两三年前也还在四处跑着买卖。直到突然染上沉疴,熬到今年就病殁了。如今当家的是他的独子丁少爷。这丁少爷却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又是个大孝子,老爹俭朴节省的性子多少也是承继了一些。因此,也就不大容易从他那儿榨出油来。
到了丁府,李三思送上拜贴,请仆人通传。见是县太爷的幕宾亲自到访,丁少爷也不敢怠慢,亲身出迎。这丁少爷年纪不大,约摸二十多岁,模样清瘦,身着一身素白长衫,举动稍显拘谨,朝李三思拱手道:“小弟居丧不便,礼节不周,请李先生海涵。”
李三思客气几句,随着他进门。过大院之后是中堂,堂上奠帐未除,神案上供着一个牌位。牌位上写着:“故显考丁公讳绩之灵位”。李三思想着丁担爷算是长辈,便在灵行跪倒,行了个礼。丁少爷却也与他并肩陪跪。李三思依礼上香完毕,丁少爷原本拘谨的面容上显露出感激之色,甚是客气地道:“李先生真是知礼的有心之人。就请这边奉茶。”
随后,他引着李三思拐入后堂,路过一间空着的偏厅时,停了一步,礼数周全地解释道:“这里原是家父会见贵客的所在。家父仙逝之后,小弟睹物思人,便将这间屋子依家父在时的模样空置了起来。因着这个缘故,也就不好请李先生在此处奉茶。绝非是怠慢之意,到请见谅。且随小弟至书房稍坐。”
李三思听他这么说,也就停下来看了一看,嘴里随意文绉绉地客套道:“公子孝思不绝,毕现于一物一器。此情此心,着实令人敬佩不已。”他就这么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