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页)
“嘿嘿,说的也是。”那个马工摸了摸光头,一脸的憨笑,一点也看不出来,这家伙居然还是光绪30年的秀才,这么一算,他当时考上秀才的时候才24岁,的确算青年才俊了。
事实上,这个叫马伟才的人,就是当初去李志高军营给他第一批团练兵讲课的老师之一,后来留下的老师中也有他。
这家伙虽然有那么点小才学,但为人十分清高自傲,后来家道中落后,就一直胸怀大志兼满腔愤懑,因此他是最早投靠李志高的人。后来因为对科学感兴趣,听信了李志高的科技强国的大忽悠,就来了这里当高级研究员,算是这第一批人中学识比较高,学习能力也比较强的人了。
他带的徒弟或者说助理研究员,也是最好学的一个团体,他所带的团队,也是这里研究进度最快的一个团体之一,当然,马伟才同时也是李志高搞的那个光荣党的第一批党员,可以说是李志高真正的铁杆粉丝。
事实上,这个研究所的所长虽然是李志高兼任,但实际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却有两个,而马伟才就是那两个副所长之一,并且是主管技术考核的所长,另外一个叫苏信的副所长,更多是负责安全保卫,几率考核以及生活辅助等工作。
“对了,明天你们五点就开炉没错吧?”李志高忽然道。
“是啊。”
“那开炉啥的,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按照手册,升温,填料之类的全做下来,怎么也得四五个小时吧。”
“开炉期间你都要在场?”
“那倒也不用,只要一开始的升温填料阶段没什么问题,运行稳定之后,我就不用全程在场了,毕竟我这边还有不少事儿,还得弄转炉。”
“这样啊,那还来得及。”李志高笑了笑,“这样,等你们的高炉开火以后,如果运行稳定的话,你就别管转炉的事儿了,先给我打个电话吧,出工业区一趟。”
“出去?”马伟才惊讶的张大嘴巴,“干嘛要让我出去?是出什么事儿了?”
“别紧张,是好事儿来着。”李志高笑着道,“我们光荣党明天中午要增加一个新会员,这个人比较重要,对我们光荣党以后的发展很有用,所以你要是有空,也过来出席一下入党仪式吧,认识认识人,顺便下午还可以看一下阅兵式,就当放假吧,当然,你身份特殊,掌握着我们的最高机密,保密纪律还是要遵守的,出去后不该说的别乱说。”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参观完重工业部,李志高又去了轻工业部等其他研究部门,虽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且他也给了研究人员很多鼓励,赞扬了他们的研究精神跟研究进度,但这么一圈走下来之后,从心底里来说,李志高却有些失望。
原因无他,只因为进度太慢了。
李志高可是提供了全套的详细技术资料,也提供了很多必要的设备,而且他们还有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先进的辅助设备,可就算在这么多好东西的辅助之下,他们的各方面进度依然很慢,很多部门可以说毫无进展。
当然李志高也明白,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已经够努力了,可毕竟李志高提供的东西太过先进,而这些人对现代科学的理解又很少,就好比不学无术的学生去做数学题,你就算把课本拿给他抄,把公式定理啥的敞开给他看,他也抄不会。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等于在培养抄袭生,起码让他们知道怎么抄,抄哪里,这样就足够了,而要做到会抄袭,还需要很多时间,不是一朝一夕能行的。
这样其实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李志高想早点有成果,就得去找基础知识扎实的人进来,可那样的人难找不说,也很难保证忠诚度,自己培养呢,又无法立刻见效,所以只能靠时间慢慢磨。
不过李志高也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他们必然要走的阶段,东西跟知识可以给他们,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慢慢吃透,等这些人把基础知识学牢固,知识水平能到高中生以上的时候,技术就该吃的差不多,研究速度应该就会快一点了。
换个思维想一下,他们接触这些才最多一两个月的时间,能有这种成果,比如最起码把武器生产线跟钢铁厂办起来,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能太苛求。毕竟像石油化工之类的工厂不像钢铁厂以及武器生产线那么简单,只是把设备安装好,然后按照操作手册操作就行,而是复杂度相当高,必须吃透技术才能做。
之后,李志高着部分玉器跟黄金准时的回了一趟现代,在现代社会处理了一点小事儿,又照例在现代社会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