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工艺者居多,跟他需要的高端人才不太符合。
李志高早就想过了,目前来说,他最需要的有四类。
首先一类,是高等级的科研人员以及能熟练运用数控机床的高级技工。科研人员的重要性就不说了,一些老院士啥的如今都年纪很大了,总能找到个刚死不久的弄过去;至于技工,能用数控机床的高级技工是首选,如果人数少好,一些过去传说中的老八级钳工啊,八级焊工等老人家,也可以找找,总能找到个自然死或者意外死的。很显然,科研人员跟高级技工,是重中之重,属于最优先级别的人才。
其次一类,自然就是各种军事参谋人员,最好是这世界的中国高级军事院校出身的,实际带过兵的现役军人,怎么也得是师团一级的,就算这类人意外死的不多,总能找到几个。另外一些有实际战斗经验的老一辈的革命前辈啥的,比如参加国朝鲜战争或者越南自卫反击战的,也是相当不错的人选,这类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去世或者意外死的总会比较多一点,应该也不难找。
第三类,自然就是工商管理的人才,这类人怎么也得是哈佛剑桥的高级人才,起码也得是博士之类的。这些人过去,不但可以把李志高的商业帝国给搞的更完美,而且稍微一搞就可以称为政府的行政人员。要知道,实际上政府的行政人员理论上跟商业人员没有太大差别,一些商业精英其实更能做好行政工作,反倒是行政人员未必能做好商业精英。
第四类,就是教育工作者,也就是高级的老师。李志高很明白,一个好的技术专家,未必是一个好老师,毕竟教书育人跟钻研技术,实际上是两码事。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并且经验丰富的现代教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整体国民的受教育程度,给自己教育出最多最有用的精英人才。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工作者教授知识的效率,是二十世纪初那些教育工作者所不能比的。当然,因为名额有限,加上有时间限制,李志高不可能连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也要,所以他只打算找一些高水平的大学老师以及专业技校老师,有了这些人,可以尽快的给自己培育出足够的中低级技术工人以及各种技术兵种。
这四类人,包含了科研、军事、经济跟教育,只要这四类的人都是高水平精英人士,再加上李志高提供的现代化设备,去那边的话只要稍微一扩散,基本上已经足够进行快速的产业升级了,至于还需要什么别的人才,李志高暂时也想不过来,只能一边干一边找了。
事实证明,哈里森别看是老外,但的确挺够哥们,原本李志高找人通知他借飞机的时候,他正在跟几个辣妹进行床战,知道李志高要借飞机回国,那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不但同意,他还撇下几个辣妹,亲自跑了过来,要打算跟李志高一起去中国。
“话说我回中国是探亲,你跟着去是干嘛啊?”李志高奇怪的问。
“自然是有原因。”哈里森笑了笑,然后左右看看,“先上飞机,有事儿在飞机再说。”(未完待续。。)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由于心事重重,加上以前跟哈里森合作相当愉快,大家关系挺好,因此李志高也就没多想,等大家都上了飞机后,哈里森也只是一边跟李志高喝酒,一边山南海北的聊天。
然而,等聊了半个来小时,等飞机都飞出南非领空之后,哈里森忽然拍拍手,然后从里面走进来一名前凸后翘,面貌姣好,身穿黑色西服,显得十分职业化的金发女郎。
这名金发女郎长得很漂亮,完全可以去当名模,但李志高却并不认识她,以前也没见过这个女人。
“这是?”很显然,这个女人的出现,让李志高有些摸不着头脑,心想弄这个女人来干嘛,难道是给自己的?嗯,这倒也不错,到现在还没尝试过大洋马呢,就是脸色有点冷,不过这也不错,冷艳风格嘛。
那个女人直接走到李志高跟前坐下,然后微微一笑的伸出右手,用一口略显生硬的中文道:“你好,李先生,久仰大名。”
“哈里森,她是?”
“你看我,忘了介绍一下。”那个哈里森笑眯眯的点点头,继续用英语道,“这位是索尼娅。波特曼女士,她的父亲叫卡特尔。波特曼,是莱茵兰集团的总裁,同时也是因卡塔自由党的高级议员。”
“哦,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李志高机械的跟对方握了下手,这才继续对哈里森道,“哈里森,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还是我来说吧。”那名叫索尼娅的女人笑了笑,“简单说,我们是哈里森的主要供货商,您过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