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2 页)
▲战争在中东留下一地废墟离开美元一直是欧洲人心中潜藏的梦想,但是,由于美国紧紧地控制了东欧的石油,并将美元和石油捆在了一起,这一梦想变得难以实现。在这种无奈之下,欧洲和日本只能帮助美国“收拾”萨达姆,但为此次战争买单的日本政府在回忆战争时,不禁暗叹:又被美国人给耍了!
美国并不是天生的好斗,换句话说,美国并不会无原则的出兵。无论美国以哪种形式发动的战争,都牵扯到了美国切身的利益。如,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捍卫自己手中的铸币权。
翻开历史的教材,可以看到中东半个世纪的战火与美元的相关性。自从货币经济的主导地位确立之后,“石油美元”这一经济联姻使美元稳坐于世界货币霸主的宝座上。中东不息的战火向世人昭示,战争与美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近、越来越直接。然而,正当美国坐享胜利果实之时,新的危机又一次悄然来临……
伊拉克——最合适的“减压闸”
美联储于1913年12月成立,到了2001年,其国债总额达6万亿美元。一次令美国人发指的“9�11事件”“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或“美国9�11事件”。这是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致使美国的股市泡沫迅速破灭,美联储迅速将利率由6%降至1%,而这一做法的直接结果便是致使美元信贷额暴涨。此后,大量的美元注入了房地产市场,而贵金属和原油也成了投资者的首选。这样一来,美元迅速地涌入国际市场。据统计,2001年之后,在1秒钟内美国就将增加2万美元的国债,强势美元无法支撑美国的巨额债务,国际资本开始流出美国。
美国削减国债的惯用手法便是宣布美元贬值,这样便可以让那些外汇持有者们空欢喜一场,但是,随着欧元的诞生,如果美元采取一贯的做法,只能使自己的信用破产,给欧元以可乘之机。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宣布美元贬值,那么国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很可能就会成为欧元。美联储不得不暂时放弃贬值的惯用伎俩,苦苦地找寻万全之策来保障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并希望美元一直传递在世人的手中。
回想中东战争的一幕幕,人们会发现,种族冲突并不能完整地解释其内幕。美国在中东战场上的布局是一举数得。首先,牢牢地控制了石油,掌控了资本的流向。其次,将美元与石油联姻,使美元成了不变的货币霸主。最后,美国人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致使很多西方国家站在美国的身边,使用美元为美国买单。
在美国发动了战争之后,很多人不禁暗忖,就地理位置而言,欧洲更容易遭受袭击,而美洲大陆则相对安全。加上美国的军事实力,致使很多人相信,手持美元要比手持欧元安全得多。一旦战争爆发,恐慌的人群一定会将巨额资本由欧洲转向华尔街……
而这一次,正当美联储办公人员处于焦虑之中时,欧洲人开始变聪明了。欧元区建立之后,其大部分的贸易都在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进行。中东的战火让欧盟各国坐立难安,争夺铸币权这一概念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成了欧盟内部秘密的、主要的议题。
争夺铸币权的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一方比另一方好”。此时的欧洲大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当,想拉开差距并不容易;另一种是“一方比另一方差”,这一想法让欧盟国家开始静静地等待时机。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被美国打断了脊梁,而紧随其后的制裁与核查等事务让伊拉克奄奄一息,成了中东战场上的“鳏寡孤独者”。而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内幕也成了公开的秘密。
21世纪初,伊拉克开始以欧元进行石油结算,而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产油国的共鸣,大家都蠢蠢欲动。然而,这直接触碰到了石油美元的最高利益,此时的美国政府也感到危机四伏。
从中东的数次战争来看,再也没有比伊拉克更合适的“减压阀”了。但是,当美国通过导演战争成功减压之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人们对教派的认同感远远要强于对国家的概念。当美国颠覆了萨达姆政权之后,伊拉克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失去了强有力的统治机器,伊拉克境内出现了无人治理的尴尬境地。
自古以来,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萨达姆的倒台使这两个对立者失去了束缚,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美国倍感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