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3 页)
网络还没有盛行?
书架很高,他颠起脚一路看过去,上面的灰尘,只要他稍微一呼吸就能够扬起来,特别堵塞。这些书实在太旧了。就在他不太放心有还是没有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本《消失的民族》。
他翻开其中的目录:玛雅文明,楼兰古国,羯族。。。。。
失望的是没有,甚至连相似的也不曾找见。怎么会没有呢?把书放回去的同时他突然一阵热血沸腾,就在书的左边那本《侗阿族遗迹》让他眼睛一亮。
他急不可耐的抽出来,翻开书的扉页,晦暗的灯光之下上面的铅字如此的刺眼——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给色鬼的信(127)
侗阿(音:e)族
据今年不完全统计,全族人口为1400人左右,是福建省位于Q市柳城镇高山边部落里的一个古老民族。靖康之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侗阿族人全部北上,由于在广东浙江一带都出土过其陶器用品,所以有理由相信搬迁的过程中穿插过这几个省市。最终侗阿族人在上海落根的几年,直至1901年销声匿迹。
“侗阿”一词传说最早始见于北宋时期一个叫唐静思的一本算命遗书《常听玉山》,而如今唐的这本遗书已经失传已久。不过自清朝一直往后的许多史书野史都称说:“侗阿,盖其夫妻乃为同性人,而非常人,是以为侗。”隋朝时期开始,或者更早,史书中开始陆续出现诸如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的名族,他们被现在统称为“彝”。彝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似乎更加奇怪的是侗阿族似乎与彝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据查证,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侗阿族中保留有彝族人的某些习俗,比如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还有他们族人也有“火把节”这个节日等,都说明侗阿族与彝族有渊源。只是一直令人费解的是,彝族在北而侗阿族在南,而为何会有这种渊源,实是令人费解,当然,这只是其一。
大陆能漂移,天上星星斗转星移,所以并不足为其。最令人不解的千古之谜却是,侗阿族夫妻双方均为同性,而族人传宗接代的方法,竟然是兄妹或者姐弟之间的配偶互换,形式颇似中国古代的“典妻”。而之后所生得子女却是跟原配夫妻,亦是说,侗阿族中人的所谓之性,其实只是传宗接代的一个名字,异性之间,更是从来不能搭话,否则会受族中严厉处罚。
史书说侗阿族许多悠久神秘的古老民族法律法规,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只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时,侗阿族人却已消失,遗落在世界上能够证明曾有侗阿族存在的证据,只有考古队于民国九年,取得在高山边出土的侗阿文字。
有关侗阿族的介绍到此结束,翻阅下来,竟然是一些在福建出土的各种侗阿遗迹,图片上面的文字跟那天在侗阿族禁地看到的一样。书上凌乱的讲了一堆,可是却没有一个侧重点,最后还标明说侗阿消失的原因成为千古之谜。
给色鬼的信(128)
他翻阅了整本书,终于只能放回去,继续找了很久才发现整堆书山之中,只有一本有关侗阿族的记载。看来有关侗阿族的记载很少,但愿这个民族跟X大接连不断的死亡之谜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此刻却有点痴人说梦了,何易跟辛辛的事情明明有意无意跟它搭上了一条无法看见的关联。
石南离开书架一直往里走,一直到后面的《旧报阁》专栏。
一大摞的报纸,因为没有进行类别以及时间的分开整理,体育堆里可以翻出娱乐的,周报中可以找到晚报。外加上尘土飞扬,唐衣找了半个小时,跌坐在一旁喊冤。“我看别找了吧,这简直是大海里捞针!”
石南没话,继续在大海里找那根针:1987年的,1992年的,1982年的。。。。。
“喂,人家的手都快断了!喂!小石子!”
“我找到了!”石南喜不自胜的喊出来,唐衣停止了满腹牢骚,挨过来问道:“在哪在哪?”
“你看。”石南激动的从报纸堆里抽出一张出来。
“2006年10月10日的?”唐衣不解,瞥着他手里的那张晚报。
“对!我要找的就是2006年10月10日发生在幽冥路的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一件车祸!”石南缓缓地把报纸翻开。要是不小的车祸,当天的报纸一定会报道的,石南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