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摹�
克服坏习惯用减法。比如戒烟,你下决心立刻戒当然可以;但也可以一天一天减着戒,这样成功率也许更大。改变好发脾气的习惯也是这样,你可先给自己规定每次发火不能超过一小时,不要一来就半天、一天,没完没了;待这一小时有成效了、巩固了,再慢慢半小时、一刻钟、甚至更少。如果你真能这样做,真可能把你这坏脾气慢慢给制服了。据记载,当年默罕穆德在阿拉伯世界征服酗酒的陋习,也是用这种减法才做到的……他先大力宣传酗酒的危害,但在行动上还是提倡自觉;等这样做有成效后,他再进一步宣传酗酒的危害,在具体行动上规定做礼拜时必须戒酒,其余时间依旧靠自觉;等全社会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具体行为上都成熟到相当程度时,他就严格规定伊斯兰教徒不得饮酒,更不能酗酒。就这样,阿拉伯世界酗酒的陋习让默罕穆德真地给征服了,他由此也在教民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而且,我们还可以用将其转化为相应好习惯的办法去克服坏习惯,这也是一种策略。因为我们一提克服坏习惯,往往很头疼;但说养成好习惯,就轻松多了。比如我们要克服随地吐痰的习惯就很难。那假如我们养成一个相应的好习惯……随身带几张餐巾纸、面巾纸之类的东西,一旦有痰,立刻吐在那上面再扔掉,不就完了?而当我们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这好习惯的培养上,解决坏习惯起来当然就容易得多了。因此你想克服某个坏习惯,就可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好习惯,再去对付和解决。
第42节:便是可行性
以上我们讲的是策略性,实际就是讲智慧。由于习惯培养总地讲还是人生和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讲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可行性
把握培养习惯的三个“性”,其二便是可行性。
上面所讲的策略性主要指这习惯培养先从哪一类习惯开始、先挑哪一个习惯突破,这习惯培养怎么一步步打,才使我们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而可行性则主要是指,既然我们决定了要培养这个习惯,那这个习惯怎样培养才可行、才科学、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才能最后真正培养成功。因为我们一直强调“做到为王”!
我们以李开复先生的事迹为例,就可以很好地说明培养习惯的可行性。
李开复在全球IT行业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原微软副总裁,又是这个行业著名的科学家。在《读者》杂志2004年第24期上,他发表了《人生成功三步曲》一文。其中涉及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目标的部分,很值得一读。
他在文中说,他的目标是对人类发挥自己最大的影响力,于是必须找出自己与这个目标的差距。
他寻找后发现,他与自己目标间的主要差距有两点:必须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那具体怎么才能提高这两大能力呢?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一些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那他找到的那些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在演讲能力提高方面,他找到的目标是:
1�“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
2�“每次我都要我的同学和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
3�“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3次,绝不上台演讲”;
4�“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
在人际沟通能力提高方面,他找到的目标是:
“每周与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给我。”
李开复就这样,把那些无法衡量和实施的大目标、中目标,化为了那些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那这些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又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你仔细看看,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广义习惯吗?
那结果如何呢?
没想到正是凭借了这些习惯,他不仅“知道”了要提高那两种能力,而且真的“做到”了这两点。正因为此,他在文中不无兴奋地说:“一年后,我看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演说家……”
从李开复的真实故事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习惯对我们人生的价值。而从这个实例中,我们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