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沈筝谈“机械优势”(第1/2 页)
沈筝将滚轮从驴背上取下,比作石碾。
“大家且看。”沈筝站在滚轮后,身后推动滚轮,“将这个滚轮比作石碾,本官使力推动石碾。”
她使力不大,所以滚轮受力后只缓缓滚了一圈。
“石碾开始滚动受的力,是从本官手上传递过去的。”
众人看着沈筝的手,点点头。
这个他们知道。
“而石碾受力开始滚动,它开始滚动的方向,则是本官使力方向,也就是滚动力来源的切向。”
说着,沈筝又给他们解释了一遍什么叫做切向——大致可理解为,沿着运动方向的力。
梁复眸光一闪,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但他依旧没说话,而是认真听着沈筝嘴里每一个字,看着沈筝手上每一个动作。
沈筝拍了拍滚轮,看向他们道:“方才程愈所说,想用石碾夯地,最大的弊端不是牲畜会踩坏地面。而是牲畜拖动石碾运动所产生的力,几乎只会在石碾接触地面的那一刻有切力,至于之后石碾施加给地面的力,其实大部分都源自它本来的重力。”
其实这些事例,在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只是沈筝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对没接触过系统力学的人们来说,难免会复杂一些。
复杂归复杂,复杂也有好处。
将“复杂”融会贯通,便可举一反三。
除了梁复与乔老,不少人面上露出疑惑之色。
沈筝在心中直叹,今天果真是和理科作伴的一天。
方才才合计完化学,这会儿又来合计物理。
哦对了,早上还在县学教了数学——果真是数理化不分家。
梁复还在细细回味着沈筝的话。
切力......力的方向......
他难以描述眼下的感觉——就好像是他有一个老朋友,但他却一直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因此对方在他眼中朦胧无比,也总担心对方会不辞而别,往后再难相见。
而如今“切力”这个词从沈筝口中说出来,梁复就好像知道了“老朋友”姓甚名谁,有了“老朋友”的家中住所,与对方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他明白了!
梁复脑子转得飞快,第一个便对乔老炫耀:“老乔,老夫是明白沈大人口中所说之意了,不知你可以明白?”
所以乔老明不明白?
明白一半吧,不是完全明白了。
但此时此刻,他怎可认怂?
“老夫也自是明白了。”他眼珠一转,看向自己的得意大弟子:“就是不知愈小子明白与否?”
“弟子明白了!”程愈激动上前,“沈大人,不知学生如此理解可对?之前学生选用石碾的目的是压地,可石碾被牲畜带着滚动,力的方向不对,对压地来说,便是浪费了力!”
他想得没错,力也能被浪费。
这是一直以来工匠建造工具时,一个颇为笼统的概念。
“工具”被创造之初,目的便是为了“省力”、“便捷”,工具在一个人手中,能产生三个人、五个人、甚至十个人的作用。
这就是省力。
既能省下力气,那生活过程中,自然也有“被浪费”的力气。
“啪啪啪——”沈筝鼓起了掌,毫不吝啬夸赞:“聪明,如此理解也可。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常见,但就是因为太常见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习以为常,不会去注意。”
程愈这么一解释,在场不少人都陷入沉思。
好像懂了,又好像差那么一点。
沈筝看着这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庞,心中一咬牙。
数学要学,化学往后也要学,干脆物理也一并吧。
今天梁复乔老等人都在,她刚好能趁此机会,先来一场小小的物理科普,也为以后县学的物理课打基础。
沈筝站在人群最前,正面对着她的,是梁复、乔老、程愈等匠人,还有方才“尾随”她而来的县学学子。
而在她身后的,是干得热火朝天的伍全等人。
他们卸土、和土、层层铺地夯地分工明确。
但若仔细看,也能发现他们一个二个的耳朵,险些竖到天上去——真的太想听了,但又不敢表现得太明显,怎么办?
倒不是他们扭捏拿乔,而是站在对面的,都是些什么人?
沈大人与梁大人这两位官员就不说了,就连县学学子和匠人们,那都是百里挑一的聪明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