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4 页)
不提,汉之霍去病亦不为过吧……若我是曹丞相。必定视你为臂膀……”
此刻,望着对方深情并茂的叙述,曹信的脸色阴晴不定,但也默然点头,不过下一刻,还是苦笑一声,“你还真像我认识的一个知己……呵呵呵。”
“谁?”
“田丰……此人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但他倒是个正人君子……”
“哈哈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我司马懿就是个小人。君侯你没有说错……”此刻却是再次大笑着,司马懿冷笑个不止,但突然又话锋一转,“但就是我这个小人……也为了家族大义……而不能轻易出仕……否则天下再无司马家立足……”
突然一句话。猛地又震了震曹信,“此话怎讲。”
收回了一切的笑脸,此刻的司马懿同时沉声道:“我知道君侯是聪明人,在下也不会隐瞒,我刚才说过,董卓败与国贼无关,只是败在士族二字上,而此番……我观曹丞相启用着多为寒门子弟……并无士族情怀……想必曹丞相早晚视士族为天下大敌……我司马一族是河内大姓,曹丞相有生之年……不会用我……”
一句话,说的云淡风轻……
但那一句……“曹丞相有生之年,不会用我。”这几个字,却是绝对不能外传的话……
而这一刻……曹信明白了,是的,全都明白了。
唯才是举,当然这个时期嘛,曹操还没有真正推行唯才是举的意念,而真正推行唯才是举令的,是十三年后,也就是在建安十五年。
历史上称作求才三令,第一次自然是在建安十五年,第二次则是在建安建安十九年,第三次便是建安二十二年。
但这一个想法,可谓伴随了曹操很多年了,不管是纵情过度的郭嘉,还是任骏这些人,曹操一概加以器重,但这也变相的证明,曹操一生都在于士族对着干。
他不任用大族子弟,当然其中也有器重的,只不过在曹操晚年,那些人都没有好下场,并且被器重的大族子弟也不多,而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曹操与董卓很像,而这也是司马懿所说的一点。
其实司马懿所担心的很简单,司马一族在司隶的名声太大了,而且家族鼎盛,司马懿的每一步都要为司马一族着想,而这一点,更让他步履维艰。
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直到曹操奄奄一息之际,司马懿才崭露头角,不是司马懿没有才华,其实相反,很早司马懿就名声在外,历史上如刘表、华歆、曹操这样的人都曾有过‘三顾茅庐’但司马懿就是没有出仕,原因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但说来说去,这也显然不是司马懿今日来见曹信的理由。
“说吧,你到底为何到此。”曹信终于步入了正题。
不过,似乎此时的司马懿倒也不是很着急,当下再次发出了笑声,“呵呵呵……不急,我先问问君侯你……”
突然话音一顿,这一刻,“君侯你到底在想什么?”
猛然间,曹信的脸色豁然一变,此时的他似乎看着司马懿,绝的对方早已看透了自己的一切一般。
“我的想法?”曹信试探性的问道。
微微一笑,司马懿却是冷笑起来,“两年的袁营蛰伏……阁下未献一计一策……竟然能活下来……而且还能全身而退反弄得袁本初损兵折将……呵呵,在下知道,君侯你已经今非昔比?”
此刻曹信兀自沉默下来。
但司马懿依然笑道:“就是刚才君侯的一句话……”
“我的一句话?”
此时司马懿兀自说着,“君侯可还记得,刚才在下说要离开曹营之时,君侯问我……‘难道仲达你不心系高位?’呵呵如果在下所料不差,以前的曹信遇到我这样的问题,必定会问‘难道仲达你不心系天下?’呵呵,而不是问心系高位这样的话……看来今日的曹信,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曹信了吧……”
猛然间的话语,却是让曹信的脸色豁然大变,竟是没想到,对方的心思如斯细腻恐怖,之前一个简简单单的问话,竟然埋下了这样的伏笔。
“你……你说的我怎么听不懂?”曹信强笑一声。
但司马懿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君侯啊,在下别无他意,只是作为一个旁观之人,再看每一个人的心思罢了。”
“哦?那你猜猜……我是什么心思?”
“你忠于曹操……”突然一句话,司马懿陡然说道。“你比任何人都忠于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