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页)
机具大多数用于县内的农业生产,也有相当一部分为邻县的农业生产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从建厂以来,他们生产的农机具就供不应求,不仅经济效益良好,从来没有和县财政伸手要过一文钱,还深受庄稼人的欢迎。突然有一天,崔宏星来到这个小厂,喝过茅台后,召集中层以上干部开会宣布该厂进行优化改组。优化的结果是把该厂承包给一个叫高浪的乡办企业的采购员。高浪接手该厂后,先是用该厂全部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五百万元,当卖光库存的所有产品后,然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携巨款逃走。后来,该厂又搞过几次内部车间承包和打乱车间范围重组,可是,企业早已原气大伤,关门倒闭已是大势所趋。几天后,县工经委派一名股长来宣布该厂停产,工人下岗待业。只留下数名看守人员以应付厂里工人们下岗后的善后事务。最近,下岗多年的工人们连连上访申诉,因为他们实在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生活和今后的求医和养老保险问题。老会计吴耐就是听到国家有这方面的新政策后,而受看守负责人的委托来求县财政局预算科长姚百顺,给他们厂增加预算的。当然看守负责人也向崔宏星请求着同一个问题。博物馆的老会计吴可也是为钱的问题来宴请姚百顺的。因为博物馆几年来,只收到县财政拨来的人头工资,其他诸如文物保护方面的经费一分钱也没收到过,甚至连每月一百元的电话费也拿不出来。老会计吴可曾经多次找到姚百顺,要求增加预算开支,姚百顺闭着眼睛反问说:“不是省市每年都给你们下拨几十万的文物修缮费吗?”, 老会计无言以对,因为他实在不能说出那笔年年都能收到的巨款的用途,其实,他也说不清楚那笔巨款究竟都干了些什么。姚百顺是明知故问,他知道老会计吴可不会回答他的问题。问完话,就手心向上,把一只细长的手伸向老会计吴可,四根手指向手心里勾偻着。老会计吴可明白,姚百顺这是和他要四成的回扣。嘴里马上答应,又连连点头。几天后,老会计吴可的账上收到一万元,可是实际收到的只有六千元。馆长问他那四千元那里去啦,可是,老会计吴可还是不能说。他知道馆长这是明知故问,只好羞愧的把头低在裆里。今天是答谢宴会。姚百顺说:“和农机厂的老会计吴耐一块请吧!”。姚百顺厌烦这样的宴请,可是他又不得不来。姚百顺发了话,这两个为了钱请客而作用却不尽相同的两个老会计,才走到一起,来到这个他们很少来的高级餐厅。老会计吴可和老会计吴耐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外面美丽的风景,俩人什么也没有说,可是他们是那麽的心领神会和互相理解。
姚百顺来啦。他的身影倒映在落地窗户的玻璃上,和密宗寺塔叠在一起,塔尖上鸟巢象筑在他的头顶上一样,鸦雀们飞来飞去。服务小姐端上菜,姚百顺问:“有王八吗?”。服务小姐说:“有。”。姚百顺又说:“上一个圆桌这麽大的。”。服务小姐面有难色地回答说:“哪里有那么大的王八?没见过。”。姚百顺不再言语。还是博物馆的老会计吴可见多识广,他打着圆场说:“有多大的就上多大的!”。农机厂的老会计吴耐不知他们说的是啥意思,但是,他听明白姚百顺的意思是要吃王八,而且要吃大个的。也连忙答应说:“上,上。”。不多时,服务小姐端上来一只不大不小的清蒸王八,姚百顺拿起筷子从肚子上挑下一块肉,放在嘴里,慢慢闭上眼睛说:“好,好!”。又说:“ 酒过三巡,食过五味,食者不解其味也?”。两个老会计面面相觑,不知说啥是好。席罢,姚百顺说要去逛逛财神庙,于是,三人下了酒楼,姚百顺自驾了车子,两个老会计打了出租车,不一会儿,来到那个人们日夜梦想祈求财富,而每次烧过高香后又都很失望的地方。
老旧的财神庙修葺一新。有人说财神爷是赵公明,也有人说是关老爷,究竟是谁,那是谁也弄不清楚的。于是,有了“文武财神”的两种说法,有人说赵公明是文财神,不论男女老幼,穷富贵贱,有求必应。关老爷严厉,凡是来求财者必问求财的身份和所求财的来处和去处。老会计吴可和吴耐分别跟在姚百顺的两后侧,姚百顺走在前面,刚一迈进财神庙的大门,就看见财神爷不苟言笑的模样。财神爷似笑非笑而又似怒非怒的表情,使每一个来这里求财的人都抱着美好的希望,可是,他们又不得不为自己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而感到心中无底和信心不足。但是,由于求财者的侥幸心理又促使他们,不得不三番五次地来这里祈求财神的庇佑和恩赐。两个老会计此时尽管不是为自己的发财梦来到这里的,可是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想法。姚百顺是经常来这里的,他不是向财神爷祈求财富,他根本不信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