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兄弟(第1/2 页)
如今的肃王府,慢慢抛弃了除却军权之外的其余权力,赵显的角色从一个决策者,参与者,开始向“监督者”的身份转化,不过十年以来,赵显对于临安城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即便他不参与临安的政事,临安朝堂做事,还是按照肃王府的风格来的。
赵显的这种变化,被临安城的官员敏锐的感觉到了,尤其是政事堂里的几位宰辅,感受最为明显,毕竟从前的所有大事,都要送进肃王府给那位肃王殿下决断,现在,政事堂几乎恢复了成康朝之时的权柄,不过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按照从前的规矩来做事,短时间内没有人敢逾越规矩。
毕竟赵显是大启有史以来,功勋最重的宗室,现在也仍旧是大启的实君,他哪怕不用任何权术,凭借着一身武功,就可以在临安城乾纲独断。
也就是说,赵显可以不管事,但是如果这些人做的让他不满意的,他是可以随时撤换人的。
临安城,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年关如期而至,隆武七年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朝廷开始张贴皇榜,宣布改元平安。
这一年,是大启的平安元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北齐还有西楚的降臣们,有许多都在临安城里做官,这些人多少被大启的官员们看不起,但是他们的品级毕竟摆在那里,也慢慢开始在朝堂上抱团,形成了“楚党”和“齐党”。
当然了,这些人抱在一起,并不是为了谋逆之类的事情,但凡是降臣,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短时间内对新主子特别忠心,但是,以林青为首的大启文官,对这些降臣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他们抱在一起,无非就是为了在朝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已。
大年初一的晚上,赵显正在肃王府与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个年夜饭是家宴,不存在什么地位高低,因此太妃姜瑶坐在主位上,赵显陪坐在她左边,赵灵儿坐在右边,肃王府的一众小娃娃,则是坐在下首。
就连当今的天子赵延宋,也是坐在下首,老老实实的跟兄弟赵延康坐在一起。
兄弟两个人,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他们两个的母亲,一个人出身宗室,另一个出身书香门第,而高门之中,最忌讳的就是兄弟阋墙,因此兄弟两个人从小到大,都没有红过脸,打过架。
已经五岁的小世子赵延康,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赵显,然后低下头对着赵延宋问道:“哥,做皇帝好玩吗?”
赵延康是高雅儿所出,平日里他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但是自己的兄长这大半年以来经常不在府里,问起来的时候,旁人都说他去做皇帝去了,因此赵延康就有些好奇,皇帝这个工作到底“好不好玩”。
此时他才五岁,问出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出于好奇,绝没有半点别的意思,而这个问题,在八岁的赵延宋听来,也没有任何问题,这个八岁的小皇帝撇了撇嘴,低声道:“可不好玩了,坐在那个高高的椅子上,跟个傻子一样,还要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出恭都要憋着。”
说到这里,赵延宋嘿嘿一笑:“弟弟,要不然我跟父王说说,让他给你去做这个皇帝,你从小耐性就好,坐在座位上几个时辰也不会觉得枯燥。”
赵延康摇了摇头。
“父王让你去,肯定是有道理的,你乱说话,肯定要被父王责罚的。”
赵延宋咬了咬牙。
“不管了,我去跟父王说一声,哪怕让你顶几天也好,这段时间我要去军器监不说,去完军器监还得去皇宫里上朝,可累死我了。”
从半年前开始,赵延宋每十天就要有三天待在军器监里,跟着李清那些“师兄”们一起学军器监的东西,半年时间下来,这个年仅八岁的小家伙,已经把军器监所有的岗位统统混熟了。
他性子跳脱,军器监的活对他来说还不算什么,毕竟可以到处玩耍,但是在皇城之中“坐班”,就让这个小家伙颇为难熬。
赵延宋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想到这一出之后,立刻就从座位上起身,偷偷跑到赵显旁边,拉着赵显宽大的衣袖,低声道:“父亲,要不您让弟弟做这个皇帝吧?”
赵显本来正在吃饭,闻言嘴里的一口菜差点吐了出来,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赵显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上首的姜瑶说道:“母亲,孩儿有些事情要处理一下,您在这里慢慢吃。”
现在的姜瑶,逐渐接受了临安城的生活,她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你有事忙,那就去吧。”
赵显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