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第1/4 页)
以前拔合赤是黄台吉的头号心腹,这人只能靠边站,因为秦林在徐辛夷骑马撞人事件中活剐了拔合赤,运次才能轮到他来做使者。
“顺义王麾下指挥使豁耳只,叩见天朝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豁耳只山呼舞蹈,然后奉上表文。
这道表文是按黄台吉口气写的,汉méng两种文字,汉文部分非常浅显粗鄙,正是典型的草原风格:“至长生天眷顾、西天诸佛护估的天朝大皇帝,大福荫护助的顺义王俺答升天了,求朝廷按制典恤。俺黄台吉是老王的长子,依俺这里规矩承继王位,求朝廷照旧册封,叩头,万分惶恐。”
méng古表文向来如此,méng元时朝廷多的是饱学汉人儒生,圣旨、公文都是这样粗鄙不文,黄台吉的表文浅显直白倒不奇怪。
关键是,他这表文的口wěn相当的客气,比前番俺答汗的表文要客气得多。
万历的嘴角翘起,冯保的吊梢眉扬起一点儿,曾省吾、潘晟也微微点头。
没想到张居正挑起丹凤眼,将大红坐蟒袍的袖子重重一挥朗声道:“雷霆雨lù皆天恩…封与不封在我娄明朝缝,说什么按你们规矩承继王位”岂有此理!”
咦,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吗?君臣先是惊讶,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太师的用意,上次黄台吉在京师遭受挫折,恐怕暗生不臣之心,这是借机敲打他呢。
豁耳只神sè微变,强笑道:“咱草原地方偏远,都是你们天朝人说的蛮夷,好多事情确实和中原不大一样,要不天朝咋封我家老汗做顺义王爷呢?”
张居正冷笑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黄台吉要做“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自然可以照你草原上规矩,以力服人、力强者胜:但他想做顺义王,就得老老实实照我天朝规矩,谨慎小
心做大明的北方藩属,休要妄自尊大!“豁耳只慌得连连跪下叩头,替主人辩解:“台吉并没有妄自尊大,我们一向对朝廷很忠心,只是希望朝廷早日册封,尽快让草原安定下来,也免得边境不宁。”
这话说到了大明君臣的心坎上,无论万历帝还是张居正,都认为俺答封贡的局面应该延续下去,否则草原乱起,必定滋扰边关。
张居正敲打敲打黄台吉一伙,也就差不多了,毕竟朝廷对草原鞭长莫及,藩属册封讲的是“其子弟、族属、妻女、若婿及甥之袭替,各从其俗”也就是说不论对方内部竞争是谁胜出,只要不违逆基本程序、不是公然篡夺,朝廷都会事后予以承认。
黄台吉是俺答汗长子,又实力最强,是土默特部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他既然遣使报丧、求册封,好歹总算有敬畏朝廷之心,再适当敲打敲打,也就尽到了羁縻之意。
张居正的神sè就和缓下来,朝秦林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眼神,上次秦林剐了拔合赤、狠狠打掉黄台吉的气焰,这次黄台吉遣使来朝的态度就好得多,算日程几乎是俺答汗刚死一两天就派人向朝廷报丧,对朝廷的尊重和敬畏便可见一斑。
但是秦林眉头皱起,似乎沉思着什么,竟没有注意到张居正的目光。
豁耳只见状则暗暗高兴,又恳求道:“大皇帝、张太师,我家黄台吉实在不敢和天朝捣乱,只求朝廷发下册封圣旨,王位顺利继承,草原得到安宁,长城一线就不会打仗,…”
一席话说得入耳,张居正想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其实上次俺答汗还活着就由黄台吉为首入关朝觑,就已经表明土默特部将由他继承了。
再拖延下去,节外生枝,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张居正就朝万历轻轻点了点头。
万历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出于对威灵法王的尊重,扭过头笑道:“法王曾经在青海湖畔赠给俺答“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尊号,这次朕册封了黄台吉,仍请法王替朝廷颁旨,必成朝廷抚治méng藏的一段佳话。”
豁耳只隐隐得意,谁都知道威灵法王是帮着自家小王爷的嘛!
曾省吾、潘晟则不以为然,根本不相信老神棍。
威灵法王微微一笑,双掌合十:“陛下圣明,册封王位乃俗世之事,贫僧不敢犯妄言之戒律:然而尊号必须体悟佛学、智慧圆悟方能得到,贫僧给与不给,还得看黄台吉是否与我佛有缘。”
什么?没听错?
豁耳只倒退了一步,满脸惶然,曾省吾、潘晟嘴巴微张,像听到了什么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张居正、冯保也格外讶异,一时间莫名其妙。
méng疆草原从贵族到贫苦牧民都十分m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