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生死不论”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抱怨沙特在提供有关自杀性袭击的情报时总有所保留。中央情报局有人断言:“沙特人非常担心,如果我们追查这些人的行踪,追捕名单上的人数又会剧增。”
乌萨姆·本·拉登多年来一直是中央情报局的主要追查对象。中央情报局搜集一切有关恐怖主义首领和基地组织的情报,并存放在中央情报局兰利总部的一个专门房间,该房间被幽默地命名为“本·拉登屋”。
然而,中央情报局一直避免回答一个会令他陷入尴尬的本质问题:“搜集这些情报的作用是什么?”美国人和中央情报局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曾利用本·拉登对抗苏联。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表明,2001年7月,即事件前的2个月,中央情报局迪拜站负责人曾拜访过本·拉登,后者当时在阿联酋的一家美国医院中住院,还因几起死伤惨重的袭击事件受到通缉。一些美国情报人员曾灰心地说:“本·拉登一直是我们的主要追捕目标。但每次他都能成为漏网之鱼。”
几个月后,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虽然声势浩大,小布什的口号却已从“生死不论”转变为“生死不明”。
在华盛顿,人们注意到似乎越来越多的沙特人加入原教旨主义运动,该运动曾为基地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据说,每周在清真寺门口所募捐到的5000万美元中有一部分通过一些复杂巧妙的网络流向恐怖组织。
2001年11月,沙特内政部长,国王的兄弟纳耶夫亲王在巴林的一次会议中公开宣布:沙特政府没有逮捕或关押任何与事件有牵连的人。
被布什总统委任负责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的斯考克罗夫特用他所熟知的间接肯定法这样总结沙特的态度:沙特人合作时表现得……冷静、平静,他们小心谨慎;乌萨姆·本·拉登是沙特人。
斯考克罗夫特说:“美沙双方的关系长久以来只是在一种‘拿与取’的原则上进展。”他引用沙漠风暴为例,说:“我们尽力满足沙特人的要求,令我们的军队远离他们的城市,沙特人也十分合作,为我们在其本国领土上开辟基地。”
但问题也恰巧出在这里。由一个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派出的一支异教徒军队在###神圣的土地上驻扎11年,这一事实令各种本已紧张的局势更加恶化。这也成为乌萨姆·本·拉登发动圣战的借口。
1996年本·拉登宣布:“将美国敌人从圣地赶走,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
美国驻军主要集中于“苏勒坦亲王”大型空军基地,离首都雅利得不过几百公里之遥。沙特领导人越来越为此感到紧张和犹豫。
华盛顿和哈瓦比王朝(沙特)对地区战略局势的判断不再一致。尽管伊朗始终被美国人视为威胁,沙特却向这个旧日有敌意的近邻靠拢。沙特认为衰弱的伊拉克已不再对其构成威胁,而美国官员却在为入侵这个国家加紧准备。
另外,沙特政治学家纳瓦夫·伊·奥巴伊德在他写于哈佛大学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美国人不了解的一个重要情况:美国的情报机构完全没有考虑到哈瓦比教派的教义(创建于沙特的原教旨主义###教派,与色库德王朝同时兴起)对沙特政治的影响。无论是1973年石油禁运,还是支持塔利班,沙特的政策都深受此教的影响。美国分析家们轻视、低估甚至误解了沙特哈瓦比教派的性质、发展趋势和目标以及非宗教领袖与其的关系。沙特王国现在发展迅猛,人口急剧膨胀,石油收入减少,而未来谁是国王现在还无法确定。他预言说:“在这一形势下,宗教人士将获得更大的权力,这会对美国构成更大的挑战。”
恐怖主义的胚子
2002年8月26日,老布什从他在克劳福德牧场打电话给沙特王储,请王储安心。隶属于五角大楼,由鹰派人物理查德·博尔主管的一个智囊机构“国防政策委员会”在报上公布了他们某次会议上的一个讲话,讲话人是与国防部关系密切的“兰德公司”的一位分析家。这位分析家认为沙特是“恐怖主义的胚子”,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头号和最危险的对手。他主张冻结沙特的财产,将沙特富含石油矿藏的东部省份从沙特王国分裂出去。法国国防部前顾问洛朗·米拉维克补充道:“从策划到资金支持,从战士到精神领袖到发动者,沙特人活跃在恐怖主义的各个环节上。沙特支持我们的敌人,打击我们的盟友。”
激烈的言辞,强硬的态度,矛头纷纷对准沙特政权。利雅得对此的反应有些焦虑和慌乱。在布什总统和阿卜杜拉10分钟的会谈中,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