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1 页)
2000年布什当选总统后,他建议25年前曾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重新出任这一职务。戴着金属边框眼镜显得非常严肃的拉姆斯菲尔德告诉布什:“在全世界眼中,美国‘不敢冒险’。我们将要面临冲突,必须痛下决心。美国应当正视前方、勇往直前,而不要自我封闭,否则就是鼓励其他国家取代我们。”布什回答他:“你说得很对,我完全赞同。”
中情局的重大计划
2002年初,布什签署秘密指令,授权中情局动用一切手段推翻萨达姆政权,包括武力抓捕萨达姆,甚至杀死他(如果在伊拉克行动的美特工人员面临生命危险的话)。
切尼在他白宫西区的办公室内与负责反恐战争的副国家事务助理韦恩·唐宁将军合作,监控一切相关行动。曾经在特种部队和中情局供职的唐宁负责与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的联络。
白宫人士透露:“布什和切尼为中情局设计了重大计划,但中情局及其局长面对这一殊荣却感到十分为难。”
特尼特是个谨慎的人,统领着危机四伏的中情局——多年来,中情局已不再是美国最重要的谍报机构。在克林顿时代和事件中,情报工作的空白暴露无遗,特尼特还算挺了过来。袭击发生的哪一天,不仅仅是五角大楼的一角和世贸中心被摧毁了,美国作为一个拥有高效运作的情报部门的超级大国,她的形象也被毁坏了。尽管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军情处、国家安全局等情报部门获得了上百亿美元的拨款,有能力监听整个世界,但他们却不能擒获本·拉登,亦不能铲除他的恐怖网络。
在伊拉克方面也收效甚微。从1990年起,中情局在伊拉克的行动大幅度减少。沃尔夫维兹的朋友,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当过中情局局长的詹姆斯·伍尔西承认,自己在两年任期内只与总统见过两次面。名声不佳的中情局还大幅度地减少了它的秘密行动和对各类情报的收集工作。它在阿拉伯世界的分支机构仿佛是聋子和瞎子,难以捕获和分析敏感的信息。在贝鲁特(黎巴嫩)某重要情报站,仅有一名工作人员会讲阿拉伯语,而且还是兼职;在沙特阿拉伯这样一个重要国家,也是刚刚返聘一名会说阿拉伯语的退休人员。
本·拉登一定是藏进了托拉博拉山洞,然后从那里逃走了;萨达姆就在伊拉克国内,却几乎无法定位,他经常变换住所,尤其是晚上,他总是在亲信的保护中转移地点。中情局的工作成果让人沮丧。
然而,布什认为会有军官像在阿富汗那样投靠美国并推翻萨达姆政权或者杀掉他。他命令再向中情局调拨上千万美元。但是巴格达并不像塔利班政权,乔治·特尼特在白宫参加内阁会议时向布什透露,只靠中情局自己的力量去收买一名高级军官,让他枪杀伊拉克独裁者或是煽动军事政变——这种可能性只有10%到20%。
按照中情局从前某位局长的说法,“总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去完成该项任务,从而避免武力干涉”。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几年来一直受到鹰派的猛烈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