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二.三、乡土乡音忆曾经(5)在路上(第1/4 页)
069《光霞庄园》第二卷“遇”
第三章乡土乡音忆曾经(5)在路上
\
站在石岗上的王建伟正感慨着,忽然看见南面远方的山坡上,正有两个人往山上走,仿佛也是正冲着‘东高岭山’的方向,定睛一看,应该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那个大人从走路的姿势上看,应该是个女人,恍恍惚惚能看到,像是一个留着短发的女子。
王建伟就奇怪的侧了头问孟令勇“你看那里,有个女的带了个小孩儿好像也往山上走呢~~~”
“哪儿~~~”孟令勇就顺着王建伟指的方向望去,开始没有看见,又也用手搭了眼眶,才恍惚地看见,之后喃喃的道“想必是带着孩子上山寻‘兔笼子’的吧?!咱们也走吧,上山!”
王建伟觉得有些‘蹊跷’,即便是在冬天的雪后有下‘兔笼子’抓兔子的人家,也不会就只有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上山去捡寻的……就提议道“咱们从北面上山吧,没准再绕回来的时候,还能恰巧遇到她们‘捉’的兔子呢~~~”
“行!那就从北面上山,再从这面下来,也能看着车子——走吧!”
俩人就先从半山腰径直往北走去。
这个行程,自然而然地会路过‘c’字形中间凹处的一个的寺庙的旧址。
这个寺庙据说是清初年间建的,虽说是凹处,但却是半山腰之中的一个稍显宽阔的平坦区域,面积也不小,大概有五六间的场院那么大,说是旧址,其实就只剩下了地基和一些乱石的场地。
平坦处靠南侧的地方,一个斜倚在地上的半截石碑上,斑驳依稀的可见三个字——‘松风寺’
石碑的一侧是一颗直径足有四五十公分的松树,再往前,也有四五棵大松树,只是直径稍小了一些,俩人从满是枯草和碎石瓦砾中一路慢悠悠地穿过‘旧址’,绕到东南角据说叫‘松石泉’的坑洼处的时候,孟令勇直接跳到了1米多深的小坑里,很是认真地用脚剥去坑底的残雪,一边用脚跺着裸露出来的一层薄冰,一边叹息着道“哎~~~今年的冰又薄了不少啊——我记得咱们上学的时候最起码也能到这呢吧?!”说着,就用手在侧边的岩石上比划了一下,然后爬上来又指着坑一侧的缺口处道“我记得那年秋天来的时候还能从这往外流水呢……”
“得了吧你!”王建伟觉得孟令勇有点‘少见多怪’了,道“我们村南边的小河沟早就没水了,我小的时候还总去捉鱼呢,现在已经干了好几年了……”
俩人再稍微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就已经听到了‘松风阵阵’,又走到一颗老松树下站定的时候,“嗖嗖沙沙”的声音就更加明晰起来,似万把利剑挥舞的啸鸣,但并没有那么呼啸,又似大潮汹涌,但却没有那般嘈杂——着实很是惬意起来。
“哎~~~”俩人望着远处的苍茫,听着‘松涛澎湃’,孟令勇长吁一口气,不无感慨的道“松风犹在不见寺啊~~~”
“呵呵~~~”王建伟听到孟令勇如此感慨,笑着问道“怎么忽然这么感慨起来了?你不一向也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么?”
“也谈不上什么感慨吧,只是触景生情——身处这旧址,又站在这老树下,听松风婆娑,你没感到该有一种‘壮志应酬’的感觉吗?”
王建伟也是有同感,虽然相比来说,孟令勇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且前途尚可的工作,但都是即将‘而立之年’的俩人至今都仍旧是‘刁然一身’,同是置身在这松涛之下,谁又不会生出些感叹呢?
“也不能单纯的这么想——”王建伟劝慰道“四下看看,虽然不见寺,可这耳畔——的确真的有松风啊……”
“说得好!”孟令勇很是激动地看向王建伟,道“有点意思了——意境出来了,再精简精简!”
“嗯~~~”王建伟略一思量,继而道“那就叫‘抬头不见古寺,耳畔确有松风’——”,转而又道“这样吧,再精简一点,干脆就叫做‘抬头不见寺,耳畔有松风’——怎么样?”
“好!——”孟令勇‘啪’一声拍了大腿道:“真应该把你这句话找个石碑刻上去——嘿~~~就刻在这块松石上”,说着,就指着俩人略上方一点的位置上,一块大大的突出的石头道。
“诶?!~~~~”王建伟摇了摇头道“只这一句话并不完满,要是刻上的话,得把你刚才的感慨也刻上去,一个感叹‘时光流逝’,一个感慨‘当下犹存’——”
“好!那我就补充一下——”孟令勇稍作思量后就道“那就别弄得太伤感,就写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