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剧变(十)(第1/2 页)
此次发动,其实是早有预谋的行动。当初在攻下寿春,平息袁真之乱的时候,桓温便和郗超定下了重新立威的计划。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桓温积极的为此作者准备,已然蓄谋已久。
在决定趁着庾希将中军两万兵马调离京城的时候发动行动的时候,桓温和郗超对于这个计划有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改进。那便是,如果大军能够一举攻入京城的话,那便改废立为夺位,索性一举完成夙愿。
这么做是有很大成功的可能的。只要控制住京城,则可逼迫司马奕禅位于己。这其实并不难。最难的是需要得到王谢等大族的拥护,使得皇位平稳过渡,不至于生出混乱。
而大军进城之后,迫于压力,王谢等大族不可能不考虑生死问题。谢氏进京之后,大族主要人物几乎全部在京城,正好来个一网打尽。到时候终归有人会迫于形势而妥协。到那时,一切便可顺理成章。多方安抚,加上强力手段,双管齐下,必能如愿。
当然,前提是要能够迅速控制京城,掌控局面。
但目前的情形是,对方已经有了准备,显然是消息走漏了。当大军抵达京城二十里外的时候,前方刺探的兵马便已经回来禀报,说南篱门城门关闭,城头大量兵马集结了。那便是说,早有人在城外二十里外侦查戒备,也就是说,消息之前便已经走漏了。
如今这种情形,在对方有所防备的情况下强攻京城,那是绝对不成的。强行为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京城即便现在只有不到三万中军,但自己手头也不过四万兵马而已。原本自己是将江州两万兵马算进去的。五弟桓冲的两万江州兵马抵达之后,将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那便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但是桓冲迟迟未至,而迫于局面,只能提前行动,希望能攻个措手不及。可惜事与愿违。
现在,要凭着这四万大军攻进去,不是不可能,但是绝对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且,倘若强行进攻的话,那便形同造反,再也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了。自己隐忍多年都没有这么做,难道现在反倒要这么做么?自己这么多年增加实力,积累声望,不就是希望能够平稳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么?
天下大乱对自己是没好处的,强行夺位的结果桓温很清楚,必是烽烟四起,各大族会立刻结成联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对付自己。到最后,即便自己能成功,得到的也是一个破碎的天下,一个血流成河,纷乱不堪实力大损的天下。
况且,还有一个更令人恐惧的敌手,北方那个已经吞了燕国,实力已经无比强大的秦国会坐视这个机会?大晋动乱,正是秦国的机会。大晋的血腥味,一定会引来这头猛兽的。到那时,自己拿什么抵挡?岂不是亡了大晋,自己却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些事桓温在脑海里早已经想过不知多少次。各方面的可能和推演也早就不知推演过多少次。所以,他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如不能达到之前所希望的理想状态,则只能退而求其次。而且这退而求其次所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这一条路也是捷径。这既避免了玉石俱焚的结果,也将会向自己的目标挺进大大的一步。
“景兴,老夫知道怎么做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反而会烫了嘴巴,伤了自己。囫囵吞下的话,还会活活烫死自己。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便是。”桓温缓缓说道。
郗超微笑道:“桓公是成大事之人,此刻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足见桓公非常人所能及。最难的便是美味在口边,却能忍住不食。美人在身边却能坐怀不乱。”
桓温呵呵笑道:“老夫那是不敢食,不敢乱啊。吃了要死,乱了也要死,只能忍耐了。景兴,如此的话,怕是要辛苦你了。我相信,谢安他们很快便会来到,届时景兴代替老夫进京去见太后。老夫率大军在城外为你坐镇。”
郗超躬身道:“郗超遵命,为桓公效命,万死不辞。”
桓温大笑转身回到山坡上,高声下令道:“传令,大军后撤三里扎下营盘,等待命令。”
桓秘愕然道:“怎么?不进攻么?”
桓温厉声斥道:“桓秘,再多嘴便军法处置。我大军是来清污除垢,扶正我大晋社稷国本的,可不是来造成混乱的。别说进攻京城了,周围百姓一草一木也秋毫无犯。听明白了么?”
桓秘灰头士脸的应了,心中想道:如此优柔寡断,恐你这一生也难成大业。若是我,多年前便得手了。
桓温令下,桓豁等将领即刻回营组织,大军缓慢后退三里,在官道两侧一处开阔的山谷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