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页)
如今快到冬天,地里的活计已经全部忙完,云霞村的村民们彻底清闲了下来。
对于种地的村民来说,这是一年四季中最为悠闲的季节,若是搁以前,村里的汉子要么进山打猎要么去镇上做工,妇人们则是在家织布绣花。
现在整个村搬迁到了京城,住在武神山下,家家户户粮食多的要从地窖里漫出来,银子也有个几百两。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人,自然有了精神上的追求。
因此李村长出了新规定,要全体村民跟着新来的夫子,坐在学堂之中和小娃娃们一起读书识字。
为此,李村长特意出钱,让村民们盖了一间大大的瓦房,能让全村两百来人都坐进去,根据柳宁的建议,想办法制作了黑板和粉笔。
用李村长的话来说,以前大家都是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一辈子最大的追求不过是衣食无忧,天天能吃上白面馒头和大肉块就做梦都能笑醒。
现在,这个白面馒头和大肉块能吃上了,心愿实现了,那自然要有别的追求了。
虽说大家还是在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可现在刨的地儿不一样了,现在刨的地,是武神山下自带福运和仙气儿的地!
所以,相应的,大家伙儿的文化水平得提高,得对得起这块神奇的土地。
而且,武后出自云霞村,在这遍地都是贵人的京城,他们若是连大字都不识一个,那丢的是武后的脸。
就算仍然是泥腿子,也要做一个和别的乡下人不一样的泥腿子!
抱着这样的信念,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乖乖的搬着板凳,坐在教室里,跟着夫子拿着树枝,一笔一划的在地上学识字。
年轻姑娘到云霞村时,一入村便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教室这么神圣的地方,李村长特意建在了村口,为的就是醒目。
第353章 胡诌
张嫂子坐在村口,怀里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她得带孩子,因此没进教室。
看着眼前的豪华马车,她疑惑的站起身,问赶车的侍女,“你们找谁呀?”
年轻姑娘掀开车帘,从马车上下来,她露出和善的笑,“这位嫂子,这里可是云霞村?”
“是,这里就是云霞村。”张嫂子点头。
“我是京城轩云书局的人,我来这里,是想打听一下武后的事。武后为咱们大燕带来了福运,我想为她著书立说,好传扬万世。”
为柳宁写书,把她的美名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这想法好!
张嫂子眼睛一亮,忙拉着年轻姑娘座了下来,“这事你问我就是问对人了,姑娘,我以前和武后武神可是邻居,就住在他们家右边,对他们家的事情门清!”
“那真是太好了,嫂子,你快详细给我说说,到时候书刊印成册,我一定会送来让你看看。”
“那感情好!”张嫂子指了指身后的大教室,一脸自豪,“看到没有,我们村的人都在读书识字,我们村和别的村的人可不一样!”
“是,武后出自这里,当然和别的地方的人不一样,到时候书印刷出来,村子的人,我一人送一本。”
年轻姑娘笑着说道。
一人一本?
这么大方,张嫂子更高兴了,“那我就从武后出生时说起吧,你可要照实写,别胡编乱造。”
“这是当然,放心,到时候印刷之前肯定会让武后先过目。”
得了这话,张嫂子放心了,脸上出现回忆的神色,“我们云霞村,以前在牛角山下,一共不足三十户人家,靠种地为生,日子过的很苦。”
“村里都是在普通不过的乡下人,可十五年前,村里出了件大事。”
“什么大事?”年轻姑娘好奇追问。
“武后的出生啊!我告诉你,武后出生的那日,天边出现五彩祥云,霞光万道,有凤凰在村子上头啼鸣。地上涌出甘泉,泉水上还长出精致小巧的柳树。”
“又是甘泉又是柳树又是凤凰,这一切都预兆着武后将来必然一飞冲天,还有神奇的水异能!”
看着张嫂子自豪的脸,年轻姑娘有些纳闷,这和她之前打听到的情况不相符啊?
张嫂子的话还在继续,“武后刚出生就白白胖胖,特别招人喜欢,那眉毛那嘴唇,一看就知道将来必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可恨孙兰花那老虔婆,偏心她的宝贝儿子柳狗子,竟然虐待武后,可怜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