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今天,崇言的一家人也回来过二十三,宇文先生家的人一下就增加了五个,人多了,也就更热闹了。宇文先生家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有十六个人,老人把糖一碟一碟地分成十六份,也花了好一会儿的时间,直到志仁从外面进来老人才把糖分完。
志仁一进了屋,就对宇文先生说:“爷爷,穆叔叔和穆婶婶说:谢谢您!”
宇文先生笑着对老伴说:“他们还真客气。”
“是呀!”宇文太太也说道。
“志仁,盘子拿回来了吗?”
“没有。不是!我说把盘子拿回来,他们非说明天给送过了。”
“咳,还不如我去呢。”宇文太太在旁有些埋怨地说道。
“好了。下次记着。”宇文先生对志仁说道,然后对孩子们说道:“来吧,你们自己拿塘吧!”
孩子们听爷爷发话了一下就拥到桌子前边,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伸手,而是先看一看那个碟子了的糖大,然后才开始拿。总归还是一阵小小的混乱,孩子各自拿了自己认为满意的一份到旁边去吃了。
宇文先生看孩子们拿完了,就招呼道:“你们大人来拿吧!”
“甭拿了,放那吃吧!”崇德说道。
“是呀,我们吃,就自己拿了。您甭管了。”崇言坐在茶几旁也说道。
“妈,这屋坐不下,咱们我们里屋吃去吧。”崇容对母亲说道。
“也是,咱们拿几碟去屋吃吧!”宇文太太说着,从桌子上拿了两碟,然后招呼了一声崇德和崇言的媳妇。
可她们俩正在聊着什么,没有听见。
崇功看见大嫂、二嫂没有动,他便走到桌子前,说道:“我来帮她们拿吧。”
“一碟一碟地拿,太麻烦了。”崇容说道。
崇功听崇容这么一说,停下手来说道:“那你去,拿一个大盘来。”
“那还不好办。”崇容说完,一转身,就从里屋的碗柜里拿了一个大盘出来。
宇文先生又帮着把几个碟里的糖放在大盘里,然后递给了崇容。
崇容端起了盘子,就朝正在聊天的俩位嫂子招呼道:“大嫂、二嫂、咱们到里屋去吧!”
她们两人听到崇容的招呼,就带着信信到里屋去了。
“爸,您先到这边喝杯茶。”崇德一边说着,一边拿着茶壶往茶几上的一个茶杯倒茶。
“我也有点渴了。”宇文先生说着,走到右侧的茶几旁坐下。老人喝了一口茶,看了看这些孩子,地对崇德说道:“今天是二十三,没几天就春节了。过了节,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他们就又长了一岁。”
“可不是吗。一转眼,这些孩子就长大了。”崇德放下茶壶,说道。
宇文先生又似乎若有所思地对崇德说道:“我今天很想听一听:他们长大了的志向是什么?”
“那就问问他们呗!”崇德很干脆地说道,然后对这些孩子说道:“爷爷问你们今后的志向是什么?”
这几个孩子一听都很兴奋,七嘴八舌地抢着说:“爷爷!我想长大了做一名火车司机。”
“爷爷!我要做一个宇航员。”
“爷爷!我最想当一个医生。”
“我想当一名画家。”
宇文先生笑着说:“你们将来做什么都很好,行行出状元。我希望你们能学习好,做一个正直的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咱们家中有你老祖留下的一些书和字帖,也有我用过的一些书籍和词典。如果,你们当中有谁喜欢研究中国的文学,我就把这些书送给谁。”
孩子们吃着糖,没人回答。崇德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在这四合院中,对爷爷屋中古老的家具和这一成不变的摆设不大喜爱,由于年龄还小,他们对书架上存放众多的各种书籍、字典和许多线装的古书不仅无法看懂,也不感兴趣。虽然宇文先生经常对孙子们说:你们将来谁要上了大学学医,就把家中唯一的一本明本医书,送给谁。谁要上大学学习中文,就把一套康熙字典送给谁,而且还给他几本珍贵的字帖。可是孩子们只是有时好奇地翻一翻爷爷书架上那本巨大比城砖还厚的英文韦氏大字典,看一看里面插图或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他们主要就是在练大字时经常让爷爷给指导,爷爷不仅对他们拿笔写和坐的姿势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不时地教导他们要“坐如钟,站如松”,那几乎不可达到的标准,所以他们对爷爷是敬而远之。崇言他们一家不住在这里,所以孩子来到这里只喜欢在院子里围着大鱼缸玩,或钻到小院的竹子里挖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