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杜兰眼睛一亮,“梁公子,他或许会帮我们。”
提起他,才想起,已有两个多月没见到他了。临走他把那半块玉佩系于我脖颈上,垂于胸前。他走后,玉佩被我收起,放在箱底。
掩住心思,我只摇头,
“或许只是谣传,这太平盛世,有什么仗可打。再说,怀荒地大,玄川只是不起眼的一个小村落,有仗不见得打到这。”
听我一说,杜兰不说话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急得要命。借出去买米之际,才现杜兰并没有说错。米价已涨到平时米价的十倍,大小客栈、店铺都已关门。偶尔看见巡防的兵士脚步匆匆。
匆忙回到家里,跟杜兰说道,“此地不宜久留,今晚趁夜色就走。”
杜兰一听更是惶恐,急急收拾衣物,细软。
我也将古琴包好,母亲留下的两样东西用油纸包了,细细缝进腰间的荷包。那半块玉,我顺手系于项上。
我带来的银子除了给灵儿做嫁妆用了一些,还剩下不少,梁晋之亦留下银票。
再就是秋秋的东西,我将灵儿留下的那块玉佩缝在一个“长命百岁”荷包,挂在秋秋脖子上,并紧紧藏进衣服里。
一切因陋就简,收拾了几个包袱,看天色不早,我和杜兰匆忙吃了点饭。我抱起孩子,背起古琴,准备天一黑,就南行。
阳逐渐西沉,我和杜兰收拾妥当,我抱起秋秋,背上古琴,杜兰背上几个包袱。蓦然听得远处而来嘈杂声,接着是沉重的脚步渐远渐近。
我心下诧异,杜兰放下包袱,跑到大门准备看一究竟。
杜兰刚到门边,只听得大门轰一响,似被一脚踢开。几个身披盔甲的胡人士兵手执刀剑,迅跑进并将院里包围。冲进的蛮力让杜兰猝不及防,摔了个跟头。
“杜兰!”我惊叫,巨大的声响也让怀里安静的秋秋哭了起来。
“里面的人都出来。”为的一个面目凶恶,用生硬的汉话喊道。
我心头一沉,看来传言打仗并不假。
我沉声道,“何人如此放肆,私闯民宅?”
为的盯住我,傲然道,“都**去。”
几个人上前就要拽我,杜兰刚从地上爬起,亦被人推搡至门外。
“我们只有姐妹和孩儿,以做豆腐为生,不知意欲何为?”我冷然道。
见我问,为的轻蔑一笑,“将她们赶到外面!”
我抱着孩子,杜兰拾起几个包袱,被带到河边前的空地上。
空地上早已站满了盔甲在身,执刀林立的胡人,只是北方胡人部族颇多,除了较大的柔然,高昌和契丹,其他部落不成气候,谁居然敢在大梁的边境明目张胆地进行骚扰?且北方胡人皆以窄袖长裤长靴,穿着差别不是很大。所以,看了半天,我亦没有看出是什么人。
空满了玄川及附近几个村子的百姓,男女老幼妇孺,皆是惊恐之色,人群里响起低低的哭声。
马蹄声过,尘土飞扬,几匹马打着响鼻,在人群前停住,离我所站之处不过几丈距离。
我低头看秋秋,她已止住哭声,正好奇地咂着手指看着眼前的马匹。
那为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声音已不复跋扈,“王爷,此处壮丁不多,皆是老幼妇孺。”跟随的其他人也哗啦跪了一地。
来人下马,锦衣华服,外系白狐滚边黑色风氅,深雍靴,古铜色的皮肤明显不同于中原人,冠上一根鲜艳的羽毛格外醒目,胸前风氅的系带处,赫然垂着一镰刀形带勾的米黄色物体,足有两寸长,在即将来临的夜色里出幽暗辉冷的光。我一惊,是狼牙!柔然人!我仔细辨认,并无错误。胸前佩戴狼牙,这是北方最大的骑牧民族柔然汗国王室的标志。
柔然汗国以狼为图腾,英猛的人才有资格佩戴狼牙,佩戴狼牙尤其是年岁已久的几欲成精的狼的牙齿,更是王室风俗。这个狼牙足有两寸,比平常狼牙长一倍,此物之罕见及佩戴此物主人的地位可见一斑。
柔然汗国位于大梁北边及西北方向,物草丰美,善于骑射狩猎,以穹庐毡帐为家,尤其善于养马,制造铁此技术连中原望尘莫及。与大梁并立几十年之久,通商往来,素来和平相处。十多年前柔然可汗郁久闾自诩疆土广阔,遂南征,与大梁战争近三年,梁国皇帝携带太子亲征,终将柔然汗国赶至漠北。十年前的大战,让柔然汗国折损骑兵五万,死伤近十万人,元气大伤。此后双方议和,并划疆而治,柔然向大梁岁贡。柔然可汗几年后郁郁而终。只是短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