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页)
谢天亮虽人品不咋地,但写的材料确实过硬,基本上都能领会他的意图,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吴江凯也是秘书出身,所以他对材料比较严苛,伺候这样的领导,确实比较困难。
秘书科的工作没有得到肯定,张立伟脸上也没面子,他灰着脸道:“这个是我的责任,我随后将对秘书科进行系统学习,争取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两个骨干。”
“嗯。”吴江凯看了眼沈桐,心里有了主意,道:“这次工作报告要不让沈桐来起草底稿?”
这可是个大任务,刚才吴江凯还把秘书科的批得体无完肤,自己虽是文科出身,要拿出像样的稿件也有些赶鸭子上架,不过既然吴书记信任自己,何尝不敢尝试?于是他起身道:“吴书记,我可以尝试地写一下。”
吴江凯乐了,他喜欢沈桐这种直爽的性格,道:“好,就由你来起草,经济工作会定在元宵节后开,你还有一定时间,争取在过年前拿出第一稿,张主任要把关。”
张立伟看了看沈桐,又点了点头。
吴江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张立伟,道:“这是我草拟的提纲,你们就按照这个来写。主题我已经定了,就叫‘三色两化战略’,具体为:突出黑色,创造特色,提升绿色,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财政收入要实现翻两番,一举摘掉贫困县帽子。”
此话一处,张立伟愣在那里。天哪!财政收入要翻两番,那就意味着是原有财政收入的4倍啊。去年东泉县的财政收入是8000多万元,那就说明今年要完成3个亿的收入,这简直是……张立伟不敢往下想。
吴江凯看出了张立伟的疑问,于是笑呵呵地道:“怎么?是不是对财政收入感到惊讶,我还告诉你,这只是保守估计,按照我原来的想法,要达到翻三番,私挖滥采这股恶风一刹住,财政收入肯定一下子就起来了,你看着吧,就这么写。”
而沈桐则想到了另外一层,前两天看报纸,省委乔书记提出要重点发展城市建设,而章省长则提出发展工业,吴江凯这一提法正好迎合了两头,谁都不得罪,这也正是吴江凯的高明之处。
吴江凯又强调道:“沈桐起草底稿不错,但秘书科的人也不能让闲着,让他们收集原始资料,都统一报到沈桐这边来,需要什么数据,秘书科必须全力配合。”
沈桐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走出吴江凯办公室后,看到秘书科科长郭建刚眼神巴巴地盯着自己,他暗道:“尽管是吴书记安排的,必然会得罪郭建刚,真是比较难啊。”不过转念一想,如果郭建刚平时工作做到位了,也不至于让吴书记瞧不起,这也是自作自受。不过该协调的关系还得协调好。
第0299章 人情世故
进入腊月,东泉县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外打工的、读书、经商的游子们都陆续返乡,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随处可见人。
街上的小商小贩也多了起来,有卖春联的,有卖衣服的,有卖带鱼等食物的,还有卖锅碗瓢盆的,各式各样,卖什么都有。百姓也不惧寒冷,早早地就坐上三轮车来到县城置办一些年货。一年的劳作,就等到年底才舍得为家里,为家人添置点东西。
沈桐家也不例外,今年对于他们家可谓是双喜临门,沈桐的父亲沈建柱高兴地合不拢嘴。儿子成了大器,当上县委书记的秘书,这可是祖上修来的福气啊。另外,他自己的养殖场也搞得如火如荼。到年底,养的猪全部出栏,光这笔算下来也挣了20多万。
往年一些部门一到年底就排着队来要钱,今年奇了怪了,居然没有一家执法单位上门收钱,沈建柱猜想,这可能与儿子当上县委书记秘书有关。带来的实惠远远不止如此,北寨乡党委书记大笔一挥,把上级配套的资金一份不克扣地亲自送上门,并把沈建柱的养殖场定为北寨乡的重点农业企业,计划来年继续扩大规模,全力扶持。
这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党委书记、镇长亲自登门嘘寒问暖,甚至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人也登门送来米面油,让沈建柱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再说村里,以前村里的人都看不起这家“外来户”,可沈桐去了县委后,来他家串门的人也不少了,村民们见了面老早就打招呼,热情地都有些不好意思。另外,上门提亲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上次,沈建柱养的猪再次跑出猪圈,村长亲自的大喇叭上吼叫,发动全村人给他家寻猪,不到半晌功夫,几十头猪一头不落地全部寻了回来。
儿子有了出息,沈建柱也年轻了许多,成天在婆姨跟前唠叨:“啥叫光宗耀祖,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