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1/4 页)
�翘教质榉ǎ�⒚挥兴灯渌�摹2还�紫碌娜思�缡怯辏��缡苟妫�扛献排穆砥ǎ�桶哑胩斐膳醯搅颂焐稀�
生活上也大有改观。从筒子楼里搬出来,建起了小洋楼。又给儿女们在外地买房买车,据说在海南还买了套房子,留着准备退休后去那边养老。
靠一支笔打天下的齐天成,在传统文化上有一定造诣,可在官场上混得有些惨,这与他古怪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在东泉县,是绝对的精神领袖。
吴江凯正是看准了他这一点。年前团拜会上,吴江凯已经有意无意透漏了些开发西城的消息,反响有褒有贬。政府官员好说,最难理论的就是离退休老干部和一些所谓的“臭老九”文化学者。这类人自恃清高,思想守旧,你说一句,他总能翻出老祖宗留下来典故佐证,回你十句。开起会来,唧唧喳喳,吵个没完没了,到最后,一些本来赞成的人在他们的游说下,也跳出来反驳。因此,这类人决不能得罪,而是顺着毛抚摸迁就,一件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你要是敢得罪他们,估计这事十有八jiu是成不了。
第0386章 化险为夷?模
老魏轻车熟路,到了齐天成家,他一家人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齐天成很是热情,握住吴江凯的手久久不肯撒手,吴江凯只好陪着笑脸寒暄问暖。
进了家门,沈桐仔细观察了一下房间的装饰和布局,不由得和**主任杨国文家对比起来。齐天成是文人,装饰偏向中式古典,墙上挂着书画,柜子上摆着各种瓷器,玄关是镂空雕花,屋顶还很别致地采用和玺彩绘。尤其是角落里那个黑不溜秋的条几,懂行的人一看就是晚秋黄梨木。
再看杨国文家,洋不洋土不土不伦不类搭配,既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又有中式明清建筑样式,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凌乱不堪,好比东北铁锅炖菜,蔬菜肉蛋丢进去乱炖,一看就是没有文化底蕴的粗人。
反倒是东泉首富何运昌家,装潢地颇为考究。何运昌虽没有文化,但经营起小家来,一点都不含糊。据县委办副主任张小石说,何运昌家的装修,包括用料,都是聘请着国家知名度高的装修公司,而且还请风水先生专门把关指点的。管窥一豹,从外在的东西看一个人的修养,不无道理。
吴江凯也是文化人,对传统文化、历史民俗颇为感兴趣。进门后,就啧啧称赞齐天成生活品味高,并饶有兴趣地从条几上拿起一个香炉仔细欣赏着。
齐天成凑了过去介绍道:“这是一件高仿品,我自己赏玩用的,让吴书记见笑了。”
吴江凯没有理会齐天成,左看右看观赏了半天,不知是何物。问道:“齐主席,我只知道这是件景泰蓝香炉,这个具体怎么说?你给我讲讲。”
这可是齐天成的强项。他仔细介绍道:“这是一件元代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炉腹部主体纹饰是大朵的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周身一共6朵,其下接近足部以红白莲瓣纹为饰,其上接近口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一周12朵。其纹饰典雅大气,色彩纯正富丽。此炉最可贵的是釉质莹润,有些地方甚至犹如玻璃般的明澈。炉的整体造型也端庄敦厚,堪称经典。只可惜这是件仿品,正品现在在故宫博物院收藏。”
这么绕口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介绍一下。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通俗地说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附在铜胎或是青铜胎上,烧制而成的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由于在明代景泰年间兴盛,而“蓝”与“琅”发音相似,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京城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它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朝。由于独特的工艺,受到皇家贵族的喜爱。它的风格与传统的瓷器格格不入,大不相同,其实它的形成与古波斯有一定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舶来品”。有的人说是当年忽必烈攻克“大食”(即波斯)带回来的,有的人是从大唐流传下来的,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去考究。
景泰蓝制作工艺复杂,且色彩艳丽,外形多变,产量极低,故价格不菲。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宫才能享用。外面流传下来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假的。
吴江凯十分羡慕齐天成有闲心钻研这些东西,他轻轻地把那件香炉放下,道:“老齐啊,我到了你这个岁数,要是能有你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
齐天成谦虚地道:“吴书记,我齐某也是个半拉子货,说不懂还懂点,说懂还不精,皮毛而已。您是干大事的人,那能和我比,你说是吧?沈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