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1/4 页)
当汉军的铁骑蹂躏魏军中军之兵时,前方的十几万魏军尚在与汉军的纠缠厮杀之中,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弃他们而去。
高台上的刘备却瞧得一清二楚,他兴奋的大叫道:“曹丕休逃!”
刘备这么一吼,周围的汉军也随之呼应,这些高大的西北汉子,用他们那铜锣般的大嗓门,将“曹丕休逃”四个字吼得是震天动地。
当这四个字传人尚在搏命的魏卒耳中时,人人自是为之一惊,他们本能的回头瞅向本阵,看见的却是中军的溃败,皇帝的伞盖被汉军的长矛撕成碎片,那一杆高耸的魏字大旗被砍翻,被汉军的铁骑无情的踏于足下。
只一瞬间,魏卒的斗志便随着那倒下的大旗黯然落地。
兵败如山倒。
十余万魏军如溃巢的蚂蚁,分崩离析,各自望风而逃。
魏军全线溃退,高台之上的刘备喜形于色,他决定再给摇摇欲坠的敌人来上最后一击。
他奋然拔出宝剑,寒锋向前一指,厉声道:“杀尽魏狗,一个不留!”
皇帝一声令中,中军的万余汉军,随着主将陈到轰然而出,似最强大的一波洪峰,将漏洞百出的堤坝一举冲垮。
当南线大败之时,徐晃和司马懿的四万兵马,尚在围攻平阳城,对于曹丕要与刘备正面决战的圣意,司马懿本来是不支持的,但皇帝的盛怒,使他选择了保持缄默。
决战的这一天,司马懿停止了攻城,令全军谨守营盘,他是担心万一前方作战不利,怕城中的魏延里应外合,趁势出击。
司马懿的预感果然成真,南线的大决战已方果然失利,但司马懿料想不到的却是,那并非是一场小小白勺失利,而是一场演变为全军崩溃的大败。
在目睹了十几万大军蚁散一般溃逃时,司马懿就知道,大势已去,所以他想也不想,果断的弃军先逃。
徐晃没司马懿那么聪明,危急关头,他急率本部万余众,出营列阵,企图挽回局败,但不幸的是,怀有战意的徐晃,连敌人的毛都来不及沾到,就被狂逃回的本方溃兵冲乱。于是,转眼之间,徐晃的这一万兵马也加入了溃逃兵的行列。
而在此时,城中被困了快一个月的魏延,终于瞅到了报仇的机会,眼见魏军备线大败,魏延当即点下一万兵马,由南门杀了出去。
汉军前后夹击,里应外合,魏军就像饺子馅一般被包在其中,任由着汉军肆意的屠杀。
曹丕是幸运的,及时的弃军而逃,使他免于死在乱军之中的惨烈。
蕾丕也是不幸的,因为谁让他的父亲杀了马超一家,所以,这位锦马超就像是一枚巡航导弹一般,锁定了曹丕之后就不肯罢休。
可怜的曹丕,弃却了十几万大军,在八百余亲军的保护下,绕过平阳,望着太原郡方向夺命而逃,身后的马超则是穷追不舍,一连追出四百余里,直追至与太原郡交界的永安县境内。
从早至今,群臣和将士们一口水都来不及喝,又狂奔了几百里地,自然是又疲又渴,蕾丕也是累得饥渴难耐,瞅着后边不见汉军影子,而且已进入太原郡境内,料想那马超不敢再追来,于是就令暂且停下,在汾河边就水食粮。
喝过几口凉水,嚼过几口肉干,曹丕的心神渐渐平静下来,看一眼周围无精打采的士卒,还有垂头丧气的群臣,曹丕心里不是滋味啊,禁不住长叹一声。
身边的陈群宽慰道:“陛下无需灰心丧气,胜负乃兵家常事而已,想当初太上皇不也在宛城和赤壁险遭不测的么,到最后还不是创下我大魏国的江山社稷。只要陛下能振作精神,励精图志,以我大魏地广人多的优势,早晚能一雪今日之耻。”
陈群的鼓励令曹丕恢复了几分信心,他咬牙切齿说道:“陈爱卿言之有理,朕早晚有一天报此仇的。”
话音未落,忽见南面尘雾又起,曹丕的刚刚振作神色,立时又浮起惊色,过不多时,探马回报,言是汉军又追来了。
蕾丕大吃一惊,怎想到敌人会跟死狗一样,咬住自己就不放了,当下赶紧上马,继续往北面逃去。
一路狂奔,再转过前面的一道山坡就是永安县城,只要进了县城,据城而守,就不惧马超的骑兵了。
就在曹丕惊魂渐定之时,突然之间,前方的山坡之上现出一军,列阵而待,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曹丕大惊失色,心中暗暗叫苦:’莫非那马超竟是抄小路赶到了前边吗,若是如此,朕的性命今日休矣J’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