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目录和代前言
目 录
1,代前言:谈写作
2,纡辔人生
3; 小朋友
4,中学生年代(一)
5,中学生年代(二)
6,中学英语教师
7,阿尔巴尼亚杂志的征文比赛
8,往事篇:一组书信
9,往事篇(二):几个没有结果的故事
10,劳改队
11,大串联
12,自己积欑的知识优于学来的
13,难忘的鱼翅
14,学历
15,职称
16,多彩的外贸工作
17,一个世纪的哲学,另一个的常识
18,耳顺之年
19,谈管理
20,当官有瘾
2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22,电视历史剧观感
23,中国影视界一瞥
24,小病有感
25,耳顺之年半于一生
代前言——谈 写 作
题目出得有些大了,不是一个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可以写的。作家写文章当然是写作,小学生写作文不也是练习写作?不过,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层次不同,天壤之别。这样,同一个词,不同的人使用,意义就大不相同。
我的原意是,人老了,也想写点什么留下来,于己也算是有了个交待,不枉过这一生一世;可是一拿起笔来,似乎是无话可说,无处可写,踌躇半天一无所获,拈断多少根髭须,白纸上也写不出几个大字来。辍笔数十载,疏懒惯了,思路就阻塞不畅;即便写点东西,也像是挤牙膏一样,不顺畅,思想生锈了。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文革以来,已过去近40年,虽然学习也从未中断过,但“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进步很慢。现在已届耳顺之年,“寓形宇内复几时”?颇有了些紧迫感,不时逼迫自己坐下来挤点牙膏,试试笔;“思而不学则殆”,也不断地看书给自己“充电”。实践中,深感“思”的不可思议的无穷妙处!苦思冥想,在有厚实的“学”的基底上是可以妙笔生花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孤独而不寂寞的境界吧!只可惜自己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已不敢熬夜地“思”,怕扰乱了正常的生活,影响已经不足的睡眠质量,充其量只是在白天工作的闲暇孤独地思一“思”。“思”、执著地“思”,有些过去如烟的往事,也会慢慢地理出个头绪来,而且日渐清晰;这样许多原本想不起来,也不去想的事情,就又重新活跃在脑海里了,思路清晰,笔也就流畅了。说不上“下笔如有神”,到可以说言之有物了。这不禁使我想起了40多年前看过的一篇介绍以前西藏###喇嘛、班禅喇嘛伴读灵童的培养过程的文章:小灵童入选后,首先,要在骨骼尚未变硬的头顶天灵盖上钻一个小眼,以保证“天人感应”的通道顺畅。据说,以后的“冥想”还真是特灵验。我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也不知现在是否还时行这一做法。话有些走题了,就此煞住。不过对于“思”的妙用,我还真是信服了:大文豪巴尔扎克写出了人间喜剧,如此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不都是靠的彻夜不眠的“思”!多的不说,哪怕就是一个小文人,也少不了许多无眠之夜,文思翩翩的夜!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们都只不过是来到世上的过客,或迟或早,也会是一抔黄土掩风流,土里来土里去。这倒是绝对人人平等的,最终都是一样的进坟墓,同样的结局。不同的只是这个旅程,即现在时行说的“过程”。我现在想做好的,就是把我自己已经结束了的、和尚在进行中的、以及还将继续下去的“过程”回顾或展望一下,做个总结。要写的东西和事情肯定很多,关乎自己的事肯定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关乎社会的大事情我只能是一个不甚知情的过来人。这样到方便多了,可以随便写,从琐事写起,想到那里写那里,没有了约束和框框,无拘无束,信笔沓来,“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求好,但求能够写得下去。人的一生,芸芸众生的生平,在世人眼中总是波浪不惊、平淡无奇的居多;不过,对自己而言,可能也还是会有些值得回味的篇章和段落,毕竟,这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的全部。
人的一生,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糖,缺一不可,琐碎麻烦;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挥之不去,舍之弥来;一日三餐,雷打不动,夙兴夜寐,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