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页)
诒砻妫�纬闪继铩5�饴苯�氲叵拢�杂惺比眨�慊嶂匦路撼觥R�胫伪荆�故潜匦胍��谏罟担�训叵侣彼�抛撸�拍芤焕陀酪荨!�
张君平叹了口气:“正是如此!没有深沟排水,盐卤终究是不能除根。但开挖沟渠,又谈何容易!”
他此时正兼着开沟治理河道的差事,从开封府往东往南,有十多个州府都接朝廷命令配合他,要把开封府的水排到淮河流域。虽然动静很大,动用的民夫也是众多,但依然困难重重。
看徐昌带人已经进到地里,五头大黄牛拉着收割机已经准备妥当,徐平请示张君平:“提点,是否现在开始?”
张君平看着地里金黄色的稻浪,没说开始,却问徐平:“你估一估这地里的产量,每亩地能产多少新米?”
徐平道:“这不用估,前两天我已经带人算过了,平均亩产大约是两石三斗,比种麦要高一些。不过这是第一年种,再过两年等地养得熟了,还能增长。那时亩产应该到三石多到四石的样子,那就可观了。”
张君平奇道:“亩产也能算?怎么算?”
他到底没当过底层的亲民官,对于亩产估算不熟。当然此时估算亩产的方法也很简陋,不能与徐平前世比。郭咨就明白许多,听徐平讲过之后,已经在中牟推广新的估产方法,用作评地等级和判断丰年灾年的根据。因为此时只要农田遭灾,就可以上报要求免钱粮,到处虚报成风,这是个实用技术。
徐平便把自己前世估产的方法向张君平讲了一下。至于选地块,数苗数及仔细称量这些都没什么难理解的,就是得到数据之后进行误差分析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张君平半懂不懂,只是点了点头。
把这些讲完,张君平才放下自己的好奇心,对徐平道:“这便开始吧。”
徐平一声令下,地里的五头大黄牛一起向前走去,后面一片片的水稻便齐刷刷地倒在一边,比人用镰刀割快多了。
收割机的刀具已经被徐平替换成了往复式割刀,与前世的收割机也差不多,只是动力弱了,一次只能收割两行。但即使这样,作业速度也增加了很大一截,而且人也不费力,可以连续作业,算是农业技术的一个飞跃了。
第22章 新米
周围的庄主员外自上一次见到徐平用收割机收芦粟和苜蓿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让他改成能收稻麦,现在见到成真,发出一阵惊叹声,每个人心里都是火热,想从徐平庄里买几台这种机器回去使用。
严格说起来,徐平现在所制的是割晒机,只能把稻麦植株割倒,需要运回麦场再脱粒除杂清选,算是分段收获。但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可以在农田最忙的时候大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看着五头年拉的收割机差不多同时到达地头,张君平问徐平:“小庄主,现在用牛割稻,大约一个时辰能割几亩?”
这个徐平早就测过,回答道:“一头牛一次两行,一个时辰大约能割两亩多点。如果一次四行,就能到四五亩了。”
张君平点头:“一个时辰两亩也算不错了,一天也能收上十亩的样子。对了,一头牛可发一次收四行吗?”
徐平道:“这说不好,要慢慢试,可能得等到下年了。”
张君平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一个时辰是二亩还是四亩,只是量的变化,那些都是小节。
其实做成两行是徐平保守的结果,毕竟第一次,力求稳妥。按说依他前世的红验,一台六七马力的拖拉机带的割晒机也可一次收六行玉米,水稻比玉米所需的切割力小多了,一头牛应该是能带四行的。
五头牛连续工作了一个时辰,就收了十多亩的地,空出了好大一片。徐平让个庄客接了徐昌操作的收割机,让他指挥人把割倒的稻谷运回麦场里。
此时田里的水早已排光,地已经干了。北方的水田也不像南方的地质,上层干了下边还全是淤泥,这里干了就是干了,牛车已经能进地。徐昌指挥庄客,把稻谷打成捆放到牛车上,拉回麦场里。
见已经拉了几亩地的稻谷回去,徐平问张君平和郭咨:“官人,要不我们回庄里去,地里让庄客自己在这里就可以了,再看也没什么。”
张君平点头答应,带人与徐平回庄里去。
跟在他们的身后的庄主员外却有很多人不走,刚才有官员在,他们不敢放肆,只是远远地看不真切。张君平带人一走,他们没了约束,一窝蜂地跑进地里,近距离观察收割机的作业效果。
徐平也不管他们,只管与张君平等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