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感谢不嫁之恩(第1/2 页)
甘府,书房内。
方墨林看着自家弟子的神色,欲言又止。
甘明福好笑道:“山长您有话就问,弟子自是知无不言的。”
方墨林斟酌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问出了出来:
“正泽,你可还恨祁家?”
祁家再不好,祁家儿媳也是他的嫡亲侄女,血缘关系没法说断就断的。
甘明福摇头:
“实不相瞒,刚退婚那会儿学生确实也钻过牛角尖,埋怨过关内流民起义耽搁了朝廷科举取才,也后悔过力求稳妥没有在十四岁那年下场考秀才,甚至还检讨过是不是对祁家小娘子不够关心和体贴。
至于您说的恨?真不至于!想学生当年不过就是一个白身,且家里那点家资比起祁家的家底,也不够看的。学生的人品和才情,也不足以让祁家权衡利弊后继续结亲。
再后来到了边城,学生才知道,儿女情长在国家的生死存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还好,学生的学识在边关还有些许用武之地,加上姐姐靠着军功在边关杀出了名号,学生全家在边城的日子比在乐至县不知好了多少倍。
最重要的是,学生还认识了马上要成亲的媳妇儿,岳母和岳父不嫌弃学生只是一个千夫长,愿意把府上唯一的嫡女下嫁给学生。
学生如今也算是事业小有所成,即将娶到心仪之人为妻,家里爹娘身体康健,生活不缺几两碎银,任谁看来都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基于此,难道还能恨让学生重获新生的恩人吗?多谢她的不嫁之恩都还来不及呢。”
方墨林:“......”
关门弟子刚刚说的这一番话要是让祁母知道了,不知会不会肠子都悔青了。
怎能不后悔?
祁家人离开甘露川,连夜去了最近的哈密城。
都不用太刻意打听。
甘将军和甘千夫长,以及左家那个吃软饭的左秀才,对关西所做的贡献,但凡是个从边城来的军属,都能讲上三天三夜。
祁母就送了几个在某家院子门口唠闲嗑的婆子,一人一方双面绣的帕子。
来自商都的精巧绣品,土生土长的西北军属们可没见过这样的稀罕物。
这个年纪的婆子,哪有不爱占人便宜的?
不多时,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
“大妹子,你们从商都择来关西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要问全天下现在哪里最安全,还得是咱们关西,其中,又以哈密卫为最。”
祁母犹犹豫豫,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难道这里还比怀庆府和边城安全么?”
“边城与漠南鞑靼接壤呢,没有甘将军来边城的那些年,鞑靼哪年不去边城附近打秋风?大妹子你放心,关西有昂们的甘将军这个守护神在,胡人和鞑靼轻易不敢来。就是来了也不怕,来多少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对,没有甘将军,没有甘将军部下的先锋营,咱们就没有今天安宁的好日子。大妹子,在关西生活你就记住一句,敬着甘将军,把甘将军当成你的守护神就对了!”
祁母弱弱的问:“不是说甘将军以前就是杀猪的么?杀人也这么厉害的?”
甘将军的死忠粉们顿时不乐意了:
“一头猪有多少斤,一个胡人又有多重?能一人制服一头猪的能人,轻松杀死胡人又算得了什么?”
祁母:“......”
这能一样么?猪是牲畜,杀着没有什么心里负担,谁能杀人不犯怵?
哦,不对!
那个谁,不就是个脑子有毛病的傻子么?
吃到肚子里的粮食全都长在力气上了。
天,还得继续聊下去。
好不容易,才把问题引到看甘将军的娘家人身上。
“甘将军的娘家可不得了,是昂们边城的首富哩!就靠着一个煮羊头汤的方子,几百里远的食客都要跑他家饭馆里吃肉喝汤。”
“甘家这一代除了甘将军还有两个不错的小子。最有福气的是家中排行老二的甘明福,人家现在已经是王爷的准女婿了,那可是郡主娘娘,未来的公主!”
“瞎说些啥呀?就人家甘千夫长的人品和才能,不靠亲姐姐,说不定三五年内也能升个从五品将军当当。旁的不说,就甘露川新城全是他设计和监工建成的!一水儿的青砖黛瓦,城内还有一条河,成年的果树更是把满城都给种满了,多少位将军夫人去了甘露川就再也没回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