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夔东援军(第1/2 页)
吴三桂暗自思忖着目前的局势,心中明白此番满清已经倾尽所有精锐力量,兵分三路攻打大明,如果此时再去寻求援兵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了。面对如此困境,眼下唯一可行的计策便是找到明朝军队的主力并与之决一死战。
当得知叙州和建昌接连失陷的消息时,吴三桂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断定明朝军队的下一个目标必然会是重庆。于是,他果断下达命令,率领八万大军日夜兼程地火速赶往重庆。
这次出征,刘文秀被册封为征蜀大元帅,可以调动各地的兵马。他在叙州稍作休整,随即率领五万大军径直朝着重庆进军。
同时,他还下令让祁三升率领遵义地区的驻军以及李来亨带领夔东十三家共同发动进攻。
祁三升原本就是刘文秀的部下,接到军令后,毫不犹豫地迅速启程。他所率领的龙骧营由大西军的老兵和少数民族青年组成,此外他们还携带了三十头战象,整体战斗力相当强大。
而李来亨收到刘文秀军令时,心中别扭不堪。
李来亨是明末清初的农民军抗清将领,原籍陕西米脂。他初为李自成部将李过的义子,在农民军的战斗生活中成长起来。顺治二年,他随义父李过和高一功统领的农民军渡江入楚境,归于南明政权,被授总兵官、都督同知。
永历五年,清军攻克广东,进逼广西浔江。此时,李过已病亡,李来亨随高一功、党守素率部向贵州撤退。途中,遭大西军孙可望的偷袭,高、党二人战死,李来亨力战得脱,收集残余人马,保护李自成妻高氏,取道黔东,进入湖北兴山县境。
在川鄂边境的万山丛中,李来亨择巴东茅麓山九莲坪筑寨而居,与当地其他反清武装如刘体纯、郝摇旗等部联合,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
他命部下“屯耕山田,岁收麦粟草绵,供粮食衣履;亦私遗人市盐铁,荆西居民或与往来市贩”。他不许部下抢掠商民,只在长江上截抄清朝官府运送钱货的船只,间或派部出击鄂北川东县镇的清军。
想当年,他所在的忠贞营乃大顺军旧部。自从闯王李自成饮恨九宫山之后,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辗转归顺了大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用。
反倒是大西军旧部,不仅牢牢占据着西南两省,而且在大明朝廷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更是先后被封王,近年来还屡次出兵西南,打得满清朝廷闻风丧胆。
李来亨心想:“我们忠贞营归顺大明的时间可比大西军要早得多,而且打过硬仗无数,可如今却只能盘踞在夔东这弹丸之地。”
这次合攻重庆,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李来亨虽然对外号称拥兵十万,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军中的家属,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青壮士兵大概也就三万多人而已。正因如此,他们唯有依靠夔东地区险峻的地势才能抵挡住满清军队的猛烈进攻。
他召集刘体纯、郝摇旗等商讨。
刘体纯凝视着手中的军令,缓缓开口道:“听闻当今皇帝陛下英武非凡,宅心仁厚,远非昔日所能比。若此番吾等能一举攻下重庆,定能让圣心大悦,届时吾等境遇,必将更胜往昔。”
李来亨忧虑道:“只是此次刘文秀乃征蜀大元帅,若我们攻下重庆,荣耀与功名自然归于他。我们所做的,不过是锦上添花,为他人作嫁衣裳。”
刘体纯劝道:“如今我等皆是明军,何分你我?况且若只以我等之兵马,也难以攻下重庆。”
李来亨又言:“想当年我忠贞营被迫撤离广西,那十余万大军,如今凋零至不到一半,这一切,不都是朝廷的‘恩赐’吗?如今朝廷有难,才想起我们这些残兵败将,让我们勤王,世间哪有这样的美事?我若真的去了,又该如何面对那些已逝的英灵?退一步说,即便是我愿意出兵相助,可其他家首领,又岂会轻易答应?”
刘体纯洞察到李来亨心中对明廷的积怨,便以温和的语气开解道:“放眼天下,昔日繁华,今朝已非我汉家所有。鞑虏横行,已夺去八方之地,大明的江山如今只余西南一隅,夔东、闽南,不过是弹丸之地。我们身披汉家衣冠,与鞑子之间有着血海深仇,如何能与之共存?若朝廷兵败,清军横扫西南,必将转戈直逼夔东,届时各营孤立无援,又岂能长久支撑?正如古人所言,‘唇亡则齿寒’,若我们仍旧各自为战,相互拆台,最终只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郝摇旗也劝解道:“当年广西之事,那过错并不在朝廷,而是那些误国之臣的所作所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