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可是大队长们又是另外一种物伤其类的心情,他们见联队长迟迟不动弹,都在旁边悄悄嘀咕起来,加上又有辻政信当面相责,须见只得硬着头皮出马。
出发之前,他把联队军旗留在阵地上,并专门拨一个中队进行保护。这一举动表明,须见对自己及联队能否再返回东岸,已不抱任何希望。
走江湖者
须见孤注一掷,过河后即下令所有大队长、中队长级别的军官,都必须到第一线进行指挥和掌握,对苏军发起夜袭战。
战斗十分激烈,苏军志在必得,日军拼死不退,第26联队死伤四百多人,一个联队副官、两个大队长当场毙命,但终于守住了渡河点,朱可夫最具威胁的一着棋未能奏效。
第26联队一上阵就下不来,有他们在那里黏着,其余部队得以通过浮桥陆续撤离,松本和他的卫生队首批撤至东岸。
自第一次诺门罕战役从742高地撤回后,松本已经是二度逃生。
在性格和个人生活习惯上,日本人有很多特别之处。专门研究日本文化的学者小泉八云在《日本与日本人》中写道:日本的走江湖者,倘若他身上还有一分钱的话,每天必然要洗浴一次,如果连这一分钱都没有,他也要洗冷水澡,否则就会感到浑身不舒服。
松本就是这样的“走江湖者”。在据守742高地时,因干渴难忍,他曾冒着危险在高地的山口附近用饭盒盖收集晨露,忙了一个多小时,才弄到一水杯露水。这一水杯露水可以说比血还宝贵,其中的一半,松本拿来刷了牙。
现在的松本比742高地时期还要狼狈,接露水刷牙自然成了奢侈的记忆,就连胡子都没时间去刮,弄得胡须满腮,加上从战场上逃出来那副蓬头垢面、丧魂落魄的窘相,众人都劝谑地称他为“大胡子将军”。
“大胡子将军”带去河西的卫生队有五十多人,伤亡了近一半,马车和装备也都丢掉了,剩下的人和他一样,个个破衣烂衫,看上去跟一群要饭的差不多。
别的部队到了东岸就可以休息,卫生队还不能歇着。河岸上躺着几百名伤兵,都得他们进行救护。
正忙乎着,松本的上司秦医长赶来,又要组织收容队返回西岸。原来西岸还有许多没撤出来的部队,正在边打边撤,战场担架队收容了一批新的伤员,需要接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这些刚刚脱离危险的卫生兵一下子都沉默了,谁也不愿意再把小命搭进去。秦医长问了几遍,无人应答,气急之下,他连说话的音调都变了:“究竟谁去?!”
松本是卫生队队长,见此情景,只得第一个站出来响应。接着便是挑选人手,问来问去,这个有理由,那个有借口,反正推来阻去都不肯走。
松本大为光火:“不管愿不愿去,都得去!”经过强行点名式的“拉壮丁”,好歹凑齐了人手。
晚上11点,松本率收容队来到西岸。此时第26联队还在渡河点防守,远远地仍能看到吐着火龙的苏军坦克。
收容队沿河岸走了一会儿,忽然接连飞来曳光弹,先是机枪曳光弹,再是坦克曳光弹,吓得收容队赶紧就地卧倒。
刚过河,怎么会这么快就被苏军盯住?松本大惑不解,扭头一看,才知道是刺刀被周围的火焰一照,形成了反射光。
刺刀上膛是为了给自己壮胆,凭收容队几条烂人破枪,若是真碰到苏军,就是一个死。松本赶紧下令收起刺刀,曳光弹也再未跟过来。
找到伤员,收容队准备回返。松本一想,带着这么多伤员,若是再走原路的话,几个曳光弹一照,没准就有炮弹飞过来,到时大家就全完了,还不如试试看,能否就近直接涉水过河,然后再迂回到下游。
松本蹑手蹑脚地来到河滩边,折了根树枝一探底,立即激动起来。河水很浅,只到膝盖部位,而且这一带的河堤很高,不容易被苏军发现。
于是松本在前面引路,众人紧跟其后,慢慢地涉水而过。
快上岸的时候,松本隐隐约约看到岸边有一座黑洞洞的小树林,他心里起了疑惑,担心林子里会有伏兵,因为对岸本是苏军的活动区域。
要绕的话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碰运气,松本宁愿相信自己多虑了。
收容队即将靠近树林,就在这一瞬间,树林里突然响起了引擎点火的轰鸣声,与此同时,照明灯打开,灯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完了,中埋伏了。”松本的脑袋一片空白。收容队这时都还没有从水里出来,逃也没法逃,又带着这么多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