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简介
作者:何 帆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
ISBN: 7…5633…5052…7/I?626
一个年轻警察的生活,一群从大学校园走入警队的年轻人的命运,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四年的历史进程,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它改写着我们熟知的历史话语。
这是一部打动无数人心灵的作品,曾在几大中文网络社区连载,点击率高达数十万,回复数以千计。大学生们将它在各高校的BBS上转载;写字楼的年轻白领对文章中的某些人物和段落如数家珍;广东某地的公安局长要求将全文打印成册发给所有民警……
震动我们的是作品中流淌出的细微情节、青春成长中的忧伤、初涉世事面对冷酷现实的无奈、那些与爱情一样让人唏嘘感慨的兄弟情谊、那股在黑暗与不公的现实面前悠然腾起的凛然正气。当许多人的写作日渐被小资情调、身体写作、欲望宣泄的风格掩盖之时,这部带有强烈青春气息的作品,依然还在讲述着永远属于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不灭的理想。
《一个伪知识分子的警察生涯》让我体察到一种熟悉的情愫:尽管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高科技让个人的身体技能在竞争中作用越来越小,男孩子们还是朦朦胧胧地做着英雄的梦。这种梦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大多数的梦总是只留下一些难以名状的怅惘。
英雄的形象,对一般人来说,当是不畏强暴、匡扶正义。在现代社会,当警察恐怕是年轻人圆英雄梦最合适的一种选择。书中的主人公,连同那些同年走进校园的年轻人都怀揣着英雄梦。当主人公第一次带着武器巡查时,就如一个儿童拿到心仪已久的玩具后把玩不已……
和所有想成为英雄的男孩一样,这些新警察很快就发现,警察生活和其他职业没有太多的差别,只有武侠小说里,才存在不为金钱不为住所不为级别只生活在爱情与行侠的英雄。琐碎和世俗是英雄梦最大的腐蚀剂,他们不仅要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工作,而且人际关系、利益之争就像空气一样,环绕左右。好警察和坏警察的二分法,是何等的苍白。他们和教师、医生一样,要养家糊口——法律很重要,自己的生活也很重要……
主人公以及那些从警的年轻人之所以对这种冲撞敏感,和他们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书中提到主人公所在巡警队的警察来源基本是三部分:警校毕业、部队转业、内部子弟招录。警校不论是中专还是大学,其培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是固定了一个模具来铸造零件,这种为了更快更方便使用的培养方式带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特色,进警校之初,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那种文化;而军队转业干部和警察世家子弟也是在相似的文化中成长,因此也就没有排斥感和新奇感,无意识地就适应了警察生活。而主人公是从普通院校的非警察专业毕业后从警的。他更多一些书生气。更爱观察和思考。在一般警察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却要经受很强的心灵撞击才能接受和习惯。
作者目前在读法学博士,这和他的警察生涯算是有点联系,但和英雄梦恐怕渐行渐远了。再过几年,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作者再回顾这段不算长的警察生涯,也许除了惆怅,还会有别的体会。我期待着。
第一部分
五月九日中午,电视屏幕上一出现那些高举巨大的横幅、标语、旗帜,在激昂的口号中整齐行进的学生,大家都禁不住哭了。学校里开始酝酿着游行,大三的师弟来劝我参加,我说参加可以,但不做组织工作。
由于京沪那边已经先期举行了抗议北约霸权的学生游行,我们的申请很快就被批准。做好条幅,开完声讨大会,我们就上街了。
游行之初,队伍尚称得上井然有序,周边几所高校的学生也陆续加入了队伍,我们扛着旗帜喊着口号一路往F国领事馆行进。周围的群众也不时投来赞许的目光,几辆警车隔着老远跟着,不是为了阻挡我们,而是把一些打算混进来闹事的闲杂人等赶开。于是我们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欣欣然间觉得也承继了些五四的遗风。
经过一家麦当劳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这可都是美帝国主义的在华产业呀!”于是队伍出现了分流,一部分师弟呐喊着冲了进去,坐定后大拍着桌子要里面的服务员给我们供应汉堡、鸡翅和饮料,有人开玩笑说向美国佬索赔时这一部分钱就算抵消了,人群一阵哄笑。
……
五月还没过完,大家已仿佛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