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同师主力歼灭山南守敌与在山西北突破的4师部队会合,战斗中师炮兵营以火力进行支援。8团,从山东面实施突破,由东向西打,协同7团割裂、歼灭山南的守敌,向师的会合点突击前进。9团为师的预备队,配置在7团后南侧地区,主要任务是支援主攻方向上的7团行动,进行纵深作战。师炮兵营,部署在山西侧地区,以火力支援主要进攻方向上的团队行动。”师领导同意师长的部署并分了工,然后便分头勘察地形,现地明确任务。
经过反复的侦察和研究,明确了第8团的突破点选在山的北侧。理由是:这个地方是守敌的侧后,无论是工事构筑,还是火力配备都比较薄弱;从这里攻进去距离两个师的会合点最近,能迅速插入敌人心脏割裂敌部署,解决战斗快;从这里攻击和第7团是在两个不同方向上作战,容易吸引守敌的兵力和火力,两个团能够钳击敌人,有利于主攻方向上的团队行动。第7团的突破口选定山东南侧,这是符合上级东南、西北夹击大拉子山守敌的总意图的,容易断敌向双阳方向逃跑之企图,且能节省部队调动的时间,有利于快速发起总攻击。
激战大拉子山(2)
7月12日20时开始进行炮火准备,20时20分独立第3师第l梯队第7、第8团和独立第4师开始冲击,4师也同时发起进攻。刹那间,大拉子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炮声和爆炸声。随着战斗的进行,不断接到各团的情况报告。第7团报告:第1梯队在火力掩护下,以隐蔽迅速的动作通过了100多米宽的开阔地。将捆绑在特制木架上的200斤炸药,送往爆炸点,途中虽伤亡数人,但我们的战士前仆后继,坚决勇敢地完成了任务,已将敌人的第一个道堑壕炸开了缺口,并已接近主峰。第8团报告:尖刀连在火力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已越过外壕进至主峰附近,正在围歼中。部队一面肃清突破口的残敌,一面向纵深发展进攻。虽然是夜间,在炮火的余光中仍能看清楚战士们矫健的身姿。
战至23时,主攻方向上的守敌被我全歼,独立第3师与独立第4师在预定地点胜利会合,并将敌人割裂成数片。这时山头上的余敌看大势已去,为了逃命,便丢下山头向双阳方向逃跑,后被独立第4师截歼于分山岭。
战后,独立第3师转移至蛟河整训,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独立第三师改编为第29师
1947年8月18日,东总发布了第26号命令:
独立第1师、独立第3师、东满独立师编成第10纵队,下辖第28师(独立第1师)、第29师(独立第3师)、第30师(东满独立师),并以独立第1师在勃利的后方机关及东满吉敦军分区直属机关作为编成纵队直属机关之基础。
“任命梁兴初为第10纵队司令员;周赤萍为政治委员;刘型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黄炜华为纵队参谋长,王励为纵队供给部长;周吉安为纵队卫生部长。”
落款为林彪、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
后面还有一系列命令,任命刘转连为第29师代理师长、卓雄为政治委员。
壮烈绝寰守黑山(1)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集中了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17个独立师和地方部队,在东北人民支援下,发动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9月24日,林、罗、刘电示第10纵队:“此次攻锦州带有全东北的决战性质。盼鼓励全军指战员以空前的决心和勇气来进行一次大战,不顾任何疲劳和伤亡,死打硬拼,指战员真正掌握战术原则,以争取这一大战的胜利。”接令后,第10纵队指导员立即转入战役动员,整装待发。
9月24日,野战军再次电令第10纵队:“沈阳之敌有西援锦州之模样,1纵兼程赶到新民西北大汗屯。10纵队即日出发,在通辽渡河,跟1纵前进。配合主力进攻北宁路沿线之敌及截击沈阳市之敌西援锦州。”
很快,任务就明确了:第10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辽南独立第2师、第6纵队(欠17师)在新民、黑山、彰武地区抗击沈阳向西增援锦州的敌人。第10纵队作战地区在新民、黑山之间。
部队半年没打仗了,这6天里又走走停停,几乎天天挖工事,特别是在锦州大捷的消息传来,第10纵队的指战员们都感到十分的憋气,做梦都想着打个痛快仗。
廖耀湘是一个聪明又敏感的人,此次“西进”之举,他总隐隐地预感到凶多吉少。特别是这一路走来,出乎意料地顺利,攻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