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云变幻(第1/5 页)
这日午后,刘文善闲来无事,便独自一人漫步于市井之间。正行走间,忽见一位商人正在与其孙子争论。那商人大约四十上下,面色红润,衣着虽不华丽,却也整洁有序。其孙子约莫七八岁,正因顽皮不听话而被训斥。
刘文善见状,心中不悦,遂上前劝道:“教子之道,当以德行为先,非以严厉为重。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汝若不能以身作则,何以教子?”
那商人闻言,面露愧色,连连点头称是。然而,刘文善却未止住话头,冷冷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汝若为人父祖尚且如此,如何能望子成龙?”
商人闻言,面色骤变,显然被刘文善的话刺痛了心。可他并未反驳,只是默默点头,领着孙子离去。
翌日,刘文善早早进宫,准备面圣弹劾朱怀。未曾想,刚一入殿,便见皇上朱元璋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刘文善心中一凛,连忙跪拜行礼。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着刘文善,缓缓开口:“刘卿,朕问你,何为‘上梁不正下梁歪’?”
刘文善闻言,顿时心头一紧,额上冷汗直冒。他想起昨日在市井中的一幕,心中隐隐有些不安,然而却不敢多言,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陛下,‘上梁不正下梁歪’之意,乃是指上位者若行为不端,则下属亦难以正直。”
朱元璋闻言,冷笑一声:“刘卿所言甚是。那朕再问你,若上位者不正,下属是否该直言劝谏?”
刘文善心中一颤,连忙道:“陛下明察,臣以为,若上位者有过,下属当直言不讳,以助其改正。”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更加锐利:“好一个‘直言不讳’。刘卿,朕问你,你昨日在市井中,可曾对一位商人说过‘上梁不正下梁歪’?”
刘文善闻言,顿时如遭雷击,心中大骇。他从未想过,自己在市井中的一番话竟会被皇上知晓。他抬头看了看朱元璋,见其目光如炬,顿时明白事情非同小可,连忙叩首道:“陛下,臣……臣确曾说过此话,但绝无冒犯之意。”
朱元璋冷哼一声,厉声道:“绝无冒犯之意?刘卿,朕再问你,昨日那商人之孙,乃是何人?”
刘文善闻言,顿时面如土色。他哪里知道那商人之孙是何人,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回禀陛下,臣……臣不知。”
朱元璋目光冷冽,缓缓道:“刘卿,昨日那商人之孙,乃是朕之孙。你竟敢当面辱骂朕之孙儿,言其‘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可知罪?”
刘文善闻言,顿时瘫软在地,冷汗直流。他从未想过,自己随口一句训斥,竟会惹来如此大祸。他连忙叩首道:“陛下,臣万死,臣万死!臣绝无冒犯之意,只是……只是……”
朱元璋冷冷打断他的话:“只是你口无遮拦,目无尊长,是也不是?”
刘文善连忙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口无遮拦,罪该万死。”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寒意:“刘卿,朕平素敬重你才学,但你如此狂妄,实在令朕失望。你可知,昨日你那番话,已传遍京城,朕如何能容你?”
刘文善闻言,顿时面如死灰。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知道自己今日恐怕难逃一劫,只能连连叩首,哀求道:“陛下,臣知罪,臣愿受罚,只求陛下开恩,饶恕臣一命。”
朱元璋冷冷看了他一眼,挥手道:“来人,将刘文善押下,待朕思量再作定夺。”
侍卫闻令,连忙上前,将刘文善拖出殿外。刘文善心中万分恐惧,知道自己此次祸从口出,恐怕难逃一死,只能在心中暗暗祈求上天保佑。
此时,殿内气氛凝重,众臣皆不敢多言。朱元璋目光扫过众人,冷冷道:“诸位爱卿,刘文善之事,尔等当引以为戒。朕治国,需忠臣良将,非狂妄之徒。若有再犯,定不轻饶。”
众臣闻言,连忙跪拜,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谨遵教诲。”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手道:“今日朝议至此,诸位爱卿退下吧。”
众臣闻令,纷纷起身,鱼贯而出。殿内只剩朱元璋一人,他长叹一声,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神如炬,扫视着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跪伏在地的刘文善身上,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刘文善,朕问你,为何敢给商贾制造意外,却无人知晓?”
刘文善浑身颤抖,额头贴在冰冷的地砖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战战兢兢地回答:“臣……臣不敢,皇上,臣冤枉啊!”
朱元璋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