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他们为什么自杀 序
也说话语权
■ 隽伟
大多数人总是喜欢追求事情光鲜的一面,而黑暗总是以乞求的姿态出现。只有当黑暗在沉默中凝聚成春夜惊雷时,人们才在沉醉中猛然一醒,若有所悟。
这样的情况,批判人性的弱点总有一些似是而非。在一个被宣称各种声音都有自己话语权的社会,话语权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探讨。
iPod是光鲜的。炫酷的设计、多样的功能、标榜身份和品味的价格,让多数人的眼球为之一震;同时,在跳楼事件没有曝光之前的富士康(Foxconn)也是光鲜的。
这个成立于1974年、以代工工厂起家的公司,自从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拥有8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09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富士康是当之无愧的“代工之王”,无数的头衔和荣誉让整个帝国看起来雄伟而光鲜。
作为它的拥有者,台湾地区首富郭台铭更是拥有令人羡慕的光环。祖籍大陆的他有着创建企业的光辉历史和成就,为人们所仰视。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富豪榜上,慈善晚会上,娱乐周刊上,企业成功案例的分析课堂里……人们乐此不疲地追逐着他的每条信息,每个举动。
无论是追逐iPod热卖的信息,还是追逐郭台铭在娱乐杂志上的曝光率,这些都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并没有带任何的意图。
然而,人们却似乎从来就不知道,iPod的每一个零件是用什么样的双手组件安装的,显赫的富士康大楼是什么样的人在支撑着?富士康80多万大军到底是来自哪里,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在公众眼中,是个谜。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有时候甚至是被忽略的。
他们的声音呢?有的,南来北往的口音都聚集在这里。他们真有自己的声音吗?没有,他们的话语权被剥夺了——他们就是媒体眼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喉咙里自然的天籁之声遇到了话语权的真空,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沉默的背景。
内心中,他们跟许多的公众一样,追逐光鲜。只不过,他们的光鲜在喧噪的物质世界显得有些卑微。或许是过年的时候能孝敬给父母一点的红包,或许是一个长途的火车票,把这头的思念和那头的妻儿联系起来,又或许仅仅是一个充足的睡眠、一顿可口的饭菜。
他们也争取话语权,申请、报告、投诉,甚至是暴力,然而,他们争取来的或许是更多的羞辱和沉默,更多的负面形象。
他们无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出身弱势,学历弱势,甚至能力也可能不适应城市的高速扩张和发展。他们耕种土地的能力正在受到机械的蚕食,甚至他们中许多人正在失去土地。
正如媒介定义的他们——“80后”“90后”,他们在各方面已经和父辈截然不同,然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给予似乎却没有改变。在得到和付出严重失去平衡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他们做出了最后的反抗——放弃!
放弃似乎是懦弱的——如果再对放弃进行隐瞒和遮掩,那么这样的放弃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诚如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矿难冤魂被无声掩埋。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没有选择权,可以用脚投票;没有话语权,也难掩汹涌的民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比放弃生命所展示出来的抗议更有力量!
无法破解的“N连跳”的魔咒
短短4个月的时间,在一个企业内,12名员工用相同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12起接连跳楼自杀案震惊了世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都聚焦在深圳一块大约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连跳”也让台湾地区首富郭台铭经营的富士康公司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2010年6月初之后,有关富士康的消息似乎消失了,在正规传媒上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网上小道消息和境外媒体继续传来未经证实的“13、14跳”的消息。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正值青春的员工放弃自己鲜活的生命?有什么代价比生命还大?
那些悲痛的记忆
第1到第13,人们勾起了富士康的噩梦。
第1跳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