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一月之后,若还不还钱……嗯,打断他的狗腿。
江渉第一次知道,自己那死了十多年的老爹,还能用来保住自己的腿……
他一个人沿着京城的街道慢慢的走着。手心撰着那五个铜板,心里寻思着:这酒钱,总是要还的。金三娘那几坛酒,确实是极品佳酿,就是不值五百两,三百两也是要的。
江渉是个存不住钱的,以前给慈明堂做事,来钱快。可他花钱,更是如流水。如今和堂主是彻底翻脸了,他这财源也是断了……真是一文钱愁死英雄好汉,江渉突然发现,自己除了这一身武艺,好像还真是一无所长。
昨日自己怎么就手快的给了温郁之三百两呢?江渉默默的想。这一想到温郁之,他就觉得更烦了。
他以前也不是没有喜欢过别的姑娘。小时候和爹娘住一起时,觉得村子了的二丫最漂亮,一双大眼睛一闪一闪的。后来他一个人出来闯江湖,喜欢过扬州醉仙楼的红牌,追求过武林出了名的侠女。走南闯北的,可谓是万花丛中过,各式各样的女人,或惊才绝艳,或英姿飒爽,全都看了个遍。
至于温郁之……这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还会喜欢男人。
以前他喜欢的那些个姑娘,或爱她们的天真无邪,或爱她们的容色无双,无论是什么原因,江渉都能说出个缘由来。可对温郁之……他真的是说不清为什么。
江渉记得以前读过一个故事,富家小姐喜欢上了穷秀才,两人海誓山盟,生死相许。后来秀才病死,抬来一副棺材。那小姐没哭没闹,什么也没说,淡淡的笑了笑。进房去,换上最繁复的嫁衣,画上最精致的妆容,从从容容的出来,一跃,遁入棺中。两人生未同寝,死却同穴。
据说这是“梁祝”最早的版本。
江渉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一句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
悦之无因……
温郁之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池水,让他琢磨不透,拿捏不准。昨夜江渉在灵音坊发了一通酒疯,记忆都有点模糊了。却唯独记得林乐源的那句“谁要是真的动心了,那就一定死惨了”。
他很清楚温郁之不可能接受他。那人是能臣干吏,是忠良之后,可以好男色,也可以寻花问柳,甚至可以和戏子小倌来那么一段风流韵事,可却是不能和另一个男人相伴一生的。
自己喜欢上温郁之那样的人……估计是真要变成蝴蝶的吧……
江渉有些害怕了。他如今已经是被温郁之卖了还帮他数钱,他怕再这样下去,终有一天自己要被这段感情玩死。
他突然觉得很想逃。
逃跑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控制不住的生更发芽。江渉想着,自己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么?
趁着现在还未泥足深陷,赶紧抽身离开。这天下之大,哪就非要局限在这京城之中?北边大漠,南边水乡,三山五岳,藏地苗疆,自己哪里不能去?去哪里不是逍遥快活?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寻思着现在就去银红照找俪娘,借上三百两银子。今晚去金银窟赌两把,使点手段,定能翻上两番。还了金三娘的酒钱,还能剩一百两当盘缠。明儿早上就去码头,这便坐船下江南去!
作者有话要说: 金三娘这一段,嗯,是我从‘骂街大妈逻辑打败全世界’来的灵感……其实金三娘这人,刻薄,嘴巴毒,长得丑,其实,心肠并不坏。我这本书里面,除了温尚书和江芙蓉,剩下几个角色也是我想重点刻画的。林乐源,太子,俪娘,沈沁,赵渊,还有金三娘。
这几个人物,现在都还刚刚出场,会一直贯穿全文的。我希望我能写出他们的转变,他们的成长。
再提一句,古代一般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也就是五六十两银子。
那个小姐和书生的故事,是《华山畿》。我稍微修改提炼了一下。
《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 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盬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雨夜破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