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策行动的觇侯、密探、奸细;吕蒙经袁术亲戚袁雄推荐于孙策。吕范离开人世六年之后,孙权虽然一改常态,主动积极地配合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但是,他的划江而治的人生目标没有改变。
怀疑华歆是孙权的间谍:
陆逊火烧刘备于猇亭。刘备退驻白帝城。孙权督促陆逊乘胜追杀刘备,陆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孙权讨刘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还。无几,魏军曹丕果出,孙权三方受敌也”。
那么,“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的军事情报,来自于何方?
陆逊原籍吴郡吴人,即江苏苏州人,未发现其与曹丕阵营的人员有交往;朱然原籍丹杨故鄣,即浙江安吉人,未发现其与曹丕阵营的人员有交往;骆统时年28岁,为孙权属下建忠中郎将,娶有孙权堂弟孙辅的女儿为妻子。
请注意:只有骆统与华歆有联系。骆统的母亲为华歆的小妻。华歆时任曹丕的相国。
孙权与张昭的关系: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孙权待张昭不及孙策。该书注释者裴松之说:张昭主张迎接曹操,“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
建安五年,孙策临终前,把孙权托付于张昭。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时年19岁。张昭帮助孙权脱去丧服,巡视军营,振作军威。孙权任命张昭为师傅,任命周瑜丶程普丶吕范为将率。张昭上表汉室,下移诸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 鲁肃建议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张昭不同意,说鲁肃是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不介意,仍厚待鲁肃。
建安七年,孙权母亲吴夫人临终前,引见张昭与孙权,属以后事。
建安十二年,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叛将甘宁投奔孙权,提议孙权进取益州。张昭不同意,说:“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孙权对甘宁说:“何嫌张昭长史之言乎”?
建安十三年,张昭劝说孙权迎接曹操。孙权说:“甚失孤望”。裴松之评说:“张昭的眼光岂不远乎!若使张昭建议获从,则袁绍丶袁术丶刘表丶孙权丶刘备、刘璋及张鲁实现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
黄武四年,众多官员推举张昭出任东吴丞相。孙权不同意,说:“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孙权任命顾雍为丞相。
嘉禾二年,张昭反对孙权派遣张弥丶许晏联和辽东太守公孙渊。孙权案刀而怒,说:“于众中拆孤,孤尝恐失计”。孙权随后依然派遣张弥丶许晏出使辽东太守公孙渊。张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孙权恨之,土塞其门,张昭又于内以土封之。张弥丶许晏被公孙渊斩首。张昭闻讯辞病不朝,孙权又火烧其门,欲以恐之,张昭更闭户。
张昭告病辞官,乃著《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
嘉禾五年,辅吴将军张昭死,享年81岁。孙权说:“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陈寿评说:“孙权待张昭不及孙策也”。
裴松之评说张昭主张投降曹操的一段话:
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孙策及孙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非本其志也。 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张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孙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张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孙权与刘备的关系:
孙权与刘备见过面,交换过意见,清楚刘备反制曹操的根本目的,是力求维护汉献帝的最高权威,是“惟汉献帝诞姿圣德,统理万邦”。那么,孙权为何不断挑战刘备于荆州、于益州呢?又为何杀害关羽、火烧刘备于猇亭呢?魏侍中刘晔说:“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孙权为何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呢?刘晔说:“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
建安十二年,益州牧刘璋属下的叛将甘宁投奔周瑜,表示消灭孙权的杀父仇人荆州黄祖易于反掌。孙权宴请了甘宁。甘宁说:若打下了黄祖,即可*刘璋。次年,甘宁斩黄祖。甘宁的出现为刘备与孙权之间爆发的益州事件埋下了伏笔。
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手出兵湖北赤壁,打败了曹操。
建安十五年,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