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于是,姒启不顾群臣阻拦,强行下令把国都迁到安邑。凡是不愿迁都的大臣,一律免去官爵,降为平民,不再享受贵族的待遇。那些大臣们虽然满心的不愿意迁都,可他们更不愿失去官爵和贵族的身份,只好跟着大王一起迁都。
姒启用暴力夺取王位,又强行逼迫臣民迁都,引起朝中那些守旧派大臣的极大不满。也引起一些宗族势力的不满。
帝启二年(壬寅,前2059)春,夏王朝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今陕西西安市户县西北)不服从夏王姒启的领导,公开反叛,宣布自立门户。有扈氏认为:姒启不尊祖训,背叛天道,以武力谋取王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他们决不服从这样的君王。
有扈氏表面上是为了维护禅让制,反对世袭制;而实际上主要还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之所以敢采取军事行动,说穿了,还是由于权势和利益的驱使。因为禅让制是在本族中推选,姒姓家族的子孙都有竞选的资格,十二诸侯皆为崇伯鲧的后人,都有可能成为天子的候选人。而世袭制只是王族嫡系相传,与同姓家族没有丝毫瓜葛,这才是有扈氏反叛的真实理由。
当时的扈侯名叫姒慿,也是崇伯鲧的孙子。和姒启是庶兄弟。姒禹称王后,把他封在了西部渭河流域终南山以北地区,爵号为扈侯。其实早在姒禹南征以前,有扈氏一族就已经占据了这一地区。姒禹南征时,姒慿曾随军参战,并且多次立功。姒禹南征归来带回了大批战俘,光赏赐给扈侯姒慿的就有八百名男女战俘(奴隶)。姒慿得了这八百名战俘,如虎添翼。他利用这些战俘垦荒种田,发展生产,开发家园,势力大增。
姒慿是位颇有心机的人,他对那些生产奴隶(战俘)施以人道的关怀,把他们划分成四个生产兵团,每二百人为一个兵团。不但给他们自由,而且还帮助他们把单身的男女配成夫妻,组建新的家庭。这些生产奴隶都非常感激扈侯,个个都对他忠心耿耿。
扈侯自由宽松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其它行业的发展,人口也快速地增长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奴隶家庭都生育了许多子女,有的家庭已经由原来的两口人增加到十几口人,甚至几十口人。有扈氏的族人也由原来的几十人猛增到一万多人,势力十分强大。
姒慿也效法姒禹,在自己的封地组建军队。他把十六岁至四十五岁的男###隶都编在军队里,共分为三线。第一线为十六岁至二十五岁的男人,第二线为二十六岁至三十五岁的男人,第三线为三十六岁至四十五岁的男人。除第一线农闲时进行整编训练外,第二线和第三线都是不搞军训的,只是在有战争危险时才征召他们入伍,投入战斗。
此时,扈侯第三线军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人,觉得自己的势力已经很强大,野心开始膨胀起来。而就在这时,夏王姒禹去世,伯益继承了王位。他心里想,这夏王朝乃是姒姓家族的天下,怎么可以由外姓来称王呢,便想出兵###。正在他整训军队准备出兵的时候,姒启却抢先一步征讨伯益,夺了王位。他也就打消了夺取王位的念头。
不过,姒启坐上王位以后,扈侯姒慿心中依然不服。在他看来,姒启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一介武夫,根本不具备称王的资格。但是他如今兵多将广,势力强大,自己想和他争夺王位,那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甘心臣服于他。思来想去,决定脱离夏王朝的约束,自己独立。自行管理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便以“姒启不尊祖训,背叛天道,以武力谋取王位”为借口,宣布独立。
姒启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面对扈侯的分裂国家的行为并没在意。他觉得反正扈侯是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他想独立就独立去吧,只要不损害我的利益,我才懒得管他。
谁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扈侯见姒启没什么反应,越发狂傲起来,竟然组织军队入侵夏后氏(姒禹的直系后人称夏后氏)的领地。
这下子终于激怒了姒启。
于是,姒启决定要新账老账一起算,狠狠地收拾一下这个狂妄的扈侯。
他立刻临朝召集大臣们开会,对大臣们说:“有扈氏轻慢洪范###(上古法典),废弃三正(即正德、利用、厚生,相当于现在的德政、财政、民政),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的旨意,对他和他的族民施行严厉的惩罚!”
“大王所言极是,有扈氏轻慢三政,理当问罪!”众大臣都纷纷支持姒启。
姒启立刻下令调拨军队,他要亲自领兵征讨胆大妄为的有扈氏一族。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