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玉帝道:
“难为三位为他等讲和;但那八仙十分无状;他们竟敢推山填海;放火杀人;又伤吾大将;其罪难逃!”
老君道:
“八仙固是有罪;然;过错初起于龙王;他无故夺蓝采和渡海玉板;且又私自囚禁蓝采和于前;两方忿争;以致如此。及其后问罪天兵至时;八仙以未有辨奏之故;非敢抗拒天兵也!”
玉帝道:
“既然如此;惟三位之命是听。”
三人齐出;再至阵前;观音谓八仙、龙王道:
“天下无久争而不和之理;若必力争;两必有伤;自古如此。吾等见过玉帝;特为汝和解;你等当皆须听本座之言。”
四龙王及八仙道:
“菩萨处得极平;无有不听!尽管说来。”
观音问道:
“玉板何在?”
东海龙王敖广道:
“烧海之时;又被八仙夺去。”
观音令八仙取玉板至;遂于八片之中选其至美无暇者二片付与龙王;以偿二子之命。并且安慰敖广道:
“你子今已死;不可复生矣;惟将二物偿还于你;愿它留在你宫中;就如见二子也!”
龙王涕泣哽咽称谢。且禀道:
“此事调解;我等从命;但龙宫已被填塞;让我何处安身?”
菩萨默然;请之于老君和如来。二人道:
“前事处之极当;此事还须菩萨来主张。”
观音道:
“此亦不难;且看我的手段!”
乃向前将手指一伸;再入海中只一挑;把那泰山挑起;然后再放在原处;海中殿宇景物如故。众皆悦服称贺。老君、如来赞道:
“今日若非观音至此;吾二老全无主张矣!”
于是三人领八仙、龙王至帝庭谢罪。玉帝曰:
“此事;最后是如何处理的?”
老君、如来道:
“观音菩萨将玉板二片;以偿龙王二子之命;复整理山海如故;众神仙皆都悦服矣!”
玉帝遂站在云里一望;见泰山还是那么高;东海还是那么大。乃大笑道:
“人言观音神通广大;至今果然如此!”
乃召八仙、龙王曰:
“你等无故扰乱乾坤;本当重罪;但看在三圣分上;暂皆从宽:龙王罚俸一年;八仙嫡降一等;俱限一年时间;期满复常!”
八仙、龙王谢罪。 玉帝即命四帅班师。观世音、如来佛祖、太上老君三人辞别玉帝而出。龙王、八仙在外复再拜谢三圣。三圣驾云乃一齐辞别各仙;往本处而去。
再述;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当有殿头官喝道: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
“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旨;赦天下罪囚;并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东京的宫观寺院,修设道场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召集百官计议。
在那文臣班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范参事拜罢起居,奏曰:
“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民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张道灵真人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下接第一百一十三回 龙虎山太尉遭戏 张天师铁笛横吹)
第一百一十三回 龙虎山太尉遭戏 张天师铁笛横吹
第一百一十三回 龙虎山太尉遭戏 张天师铁笛横吹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参阅施耐庵著《水滸传》)。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袋内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离了东京,非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次日,众位官随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