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鳌拜忠于皇太极,自然希望由他的儿子即位,而两黄旗仍是“天子自将之旗”,地位较高,利益较大。这也是鳌拜等竭力支持豪格即位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鳌拜主动与索尼、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等支持豪格的大臣“共相盟誓,愿死生一处”,并相约齐往豪格家,策划立豪格为皇帝。
根据《清史稿》记载,皇太极死后第五日,也就是1643年9月26日——旧历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召开会议,讨论皇位继承问题!
这个时候的鳌拜、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迫不及待的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并部署两黄旗巴牙喇(即护军营,为禁军中护卫皇帝的部队)张弓挟矢,环卫崇政殿。图尔格、遏必隆又传令其牛录下的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
议商皇位继承人的贵族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由年纪最长(61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
鳌拜和索尼首先倡言“立皇子”,多尔衮以其资历不够,大声呵斥他们说:“这里是亲王、郡王们说话的地方,你们算是什么东西,还不赶快退下!”结果,没有办法,鳌拜和索尼只好退出,但两黄旗巴牙喇包围了宫殿。两黄旗暂时占了上风。
但此时的两白旗并不示弱,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弟兄二人先后发言,力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形势紧张,正在犹豫。
多铎声言:“你如果不答应,应当立我。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不独王(多铎)也!”多铎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
7。鳌拜走上权利顶峰之谜(2)
礼亲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豪格觉得有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大局可定。于是,他假意表示谦辞,想学学历史上的尧舜禹禅让的故事,便比较客气的说:“豪格福少德薄,非所堪当!,还是让别人来当皇帝吧!”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
但是,两白旗并不相让,他们顺势说到,“肃亲王活这么大了,这一生总算是说了一句实话!肃亲王的确是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啊!”。
肃亲王豪格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客气话,却让对方抓住了把柄。他非常生气,随即暂退。
根据朝鲜的史书《沈馆录·卷6·沈阳状启》记载,在这个非常激烈的气氛下,鳌拜和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可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这时,礼亲王代善见形势不对以年老不预朝政而离席,英郡王阿济格随后以不立多尔衮而退出,豫郡王多铎沉默不发一言。
在这个紧要关头,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睿亲王多尔衮权衡利弊之后,表示支持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意见。于是,5岁的福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为摄政王。
鳌拜作为拥立皇子的坚决捍卫者,虽然他不是福临的坚决支持者,但他的所作所为,对于爱新觉罗·福临能够成为清朝的皇帝,还是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的!
二、多尔衮摄政时期的鳌拜——忠心事主人
1.靠镇压农民起义军而不断升迁
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1645年,清朝为夺取全国政权叙功,鳌拜一跃而成为一等昂邦章京。
此后的鳌拜,首先迅速加入了阿济格进攻李自成的军队,直下湖广一带。1646年春,鳌拜再度出山,随肃亲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在汉中打败了李自成的余部贺珍以后,得知张献忠率军已到西充一带,鳌拜再次充当先锋,率先头部队前往狙击,结果两军相遇,“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忠于阵”。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等又继续深入四川、贵州等地,屠杀农民政权的大小官员一千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四川一带的农民军。
这个时候的鳌拜,战功赫赫的鳌拜,应该能够不断的升迁了吧?您想错了!
2.成为多尔衮全力打击的对象
我们也知道,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的胜利并不能阻止大清王朝内部矛盾的激化。福临继位为皇帝